鳳九霄袁紫珊 作品

第二十九章 殺人要徹底,去病要除根

  鳳九霄目光閃動,暗忖:寧王?當今皇帝的三弟,三皇子?

  魏千歲手中一抖,絞殺了最後兩個戚常發的外援,慢慢走向戚常發。戚常發高舉金牌,紋絲不動!他料定魏千歲不敢動他!

  魏千歲與戚常發相距五尺而停。金牌上的銘文很清晰,“免死金牌”。

  魏千歲道:“你說你是寧王的人,誰能證明?我們的欽差都被你當假的抓起來了,你的金牌說不定也是假的。”

  戚常發道:“我本是寧王……”話未說完一絲紅線已經割斷了他的頭顱,一股血箭自斷頸處激射而出,高達一丈。手中金牌已經飛入鳳九霄手中。方才鳳九霄傳音給魏千歲,“此人不除,後患無窮!”魏千歲哪還給戚常發說話機會?萬一再說出一些驚天大秘密,在場諸人都沒好果子吃!

  門外又呼啦啦闖進來一大幫人,正是太守及本地一眾官員。太守一見滿地屍體,血流成河,頓時嚇得臉如豬肝,滴汗如雨!

  魏千歲冷笑道:“太守大人,來得挺及時啊!”

  太守戰戰兢兢道:“下官一聽說有軍隊向此處集結,生怕太傅受到驚擾,立刻馬不停蹄趕來護駕!”

  魏千歲一張白臉在月下更顯慘白,火光搖曳中,眼中寒光閃爍,直盯得太守背脊發涼!

  魏千歲道:“你把現場收拾一下。這件事情是這樣的,你一定要記牢。”太守連連點頭。魏千歲接著說道:“皇城司五大親從官之一史指揮使被戚常發的同謀江四海打成重傷,賈指揮使亮出身份要求法辦兇手,但兇手竟然將賈指揮使抓到戚府欲殺人滅口,為救賈指揮使我們連夜趕到戚府要人,但戚常發召集幫兇負隅頑抗,被我們全部就地正法了。記住了嗎?”

  “記住了,記住了。”

  “戚常發對高太傅圖謀不軌,按聖旨可先斬後奏!他如今已經就地正法,但是他的餘黨仍潛藏暗處,危脅依然沒有消除,限你三天之內把所有同謀全部抓起來,漏網一個就辦你失職之罪!至於他的家產嘛馬上充公,今晚就盤點清楚,明天一早把明細呈我!”

  “是是是,馬上辦,肯定沒漏網的!”

  沒有把他這個太守“先斬後奏”了就已經是萬幸了!他一顆心終於落下,哪還敢有半點馬虎?

  他一看今天這陣仗就知道魏千歲等人早已謀定而後動,殺戚常發或許就是個陰謀,但是以他的級別只能裝糊塗!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自己還是老老實實點!既然戚常發已經死了,自己貪的那點銀子,替他辦的那些事,就都死無對證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未嘗不是好事!

  再者自己對魏千歲也表示了不少誠意,看來魏千歲也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當下趕緊派人先封了整個戚府,上上下下先到處貼上封條再說,然後晚上慢慢盤點。其實羽林軍已經包圍了戚府,貼不貼封條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但是,太守要表達的是一個態度!封條不但要貼,還要大貼特貼,至於清點,挖地三尺也要把整個戚常發的金銀細軟全都刨出來!

  另外傳令下轄三府七縣的所有捕頭限期三日抓捕戚常發的同夥,寧可錯抓一千,不可漏過一個!

  待人群散去,那個李總兵終於找到機會湊上前來拜見魏千歲。

  魏千歲冷眼看著眼前這個軍官,陰陽怪氣地道:“聽說戚常發一個指令便能調動你李總兵上千的兵甲?”

  李總兵躬身道:“千歲誤會,末將受江淮將軍節制,江淮將軍是寧王舉薦的,我手中有寧王和江淮將軍兩人的手諭,都要求末將關鍵時刻要前往配合支援行動。”說著從懷中掏出兩封密信呈與魏千歲,並接著說道:“所謂關鍵時刻就是戚府施放銅錢形煙花信號的時候。”

  魏千歲看了看兩封信,信上的字體他都認得,是真跡,印鑑也是真的,看來這李總兵說的話多數可信。魏千歲道:“你能於緊急關頭審時度勢分清敵我,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記你一功,回頭我會奏請皇上爭取賞賜與你!”

  李總兵突然單膝下跪,朗聲道:“謝魏千歲知遇之恩,末將沒齒難忘!”

  魏千歲見這總兵反應挺快,心下大好,“起來吧。你們回去先幹好自己的事,其它的事先等咱家回到京師再說。”

  李總兵起身抱拳道:“是。末將告辭。”連退三步幫轉身離去。

  翻身上馬,做了一個手勢之後,整個方隊立刻整齊劃一撤離。望著百人隊的軍容,魏千歲道:“還算個人才。”

  鳳九霄道:“嗯,不錯。可以栽培。恭喜千歲又得一干將!”

  魏千歲道:“這李總兵必然與戚常發交往甚深,這次是想賭一把看看能不能入得了我的法眼。”

  鳳九霄道:“他賭對了。”

  “嗯。這次你是最大的贏家,得償所願,戚常發連根被拔,我們幾個卻成了寧王的眼中釘了。”

  “呵呵,千歲難道還怕寧王?”

  “別的倒是不怕,就怕寧王成天給小鞋穿,硌應得慌。”

  “皇上難道就看著他欺負自己的心腹重臣?”

  “人家終究是親兄弟啊,一哭二鬧三上吊,逼皇上罰咱家一上下也不是沒可能。”

  “堂堂王爺竟然耍無賴,真是讓人笑話。”

  “我朝笑話還少嗎?走吧,高先生等著呢。”

  “走。”

  “我剛才那幾手斷情絲怎麼樣?”

  “快如飄風,殺人無形,厲害!”

  “真的厲害?”

  “當然真的厲害!”

  長街漫漫,起伏不平,路盡頭,一輪明月碩大無朋。

  明月當中兩道身影並列騎行,漸行漸遠,慢慢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