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 作品

第966章移民事宜

    本著悄聲發大財的打算,1910年7月“羊毛戰爭”結束後,李福壽率領的大洋帝國在國際上就沒有什麼動作,而是全心全意的專注於內政,選舉新內閣,合併紅河谷大都市,恢復並異地重建戰爭中搬遷的數千家工廠,一切以低調為主。

    時間過得很快,一年時間過去了,1911年世界上發生了兩個震動國際大事件,令全世界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遠東和西亞,幫助舞臺中央的大洋帝國安然退場。

    第1件是清國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武昌起義,第2年1月1日,起義軍在南京宣佈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2月12日,清隆裕太后代宣統帝溥儀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授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政府,滿清滅亡,民國成立。

    第二件是意大利於1911年9月17日決定對奧斯曼開戰,9月19日宣佈戰爭總動員。

    這場戰爭要說有什麼理由,其實也沒有,就是意大利王國看奧斯曼帝國腐朽軟弱好欺負,迫不及待的準備上去啃一口。

    戰爭主要在地中海沿岸島嶼和西亞進行,這引起了歐洲國家和輿論界的高度關注。

    尤其是當初被德國首相卑斯麥譏諷為;“帶著一口爛牙,卻有一個不錯的好胃口。。”的意大利王國嶄新亮相,試圖以雷霆萬鈞的優勢亞服奧斯曼,打一個漂亮的輿論翻身仗

    9月29日,意大利對奧斯曼宣戰,意國海軍當日襲擊了東地中海的奧斯曼艦隊。

    意國海軍規模位列世界第7,總噸位40萬噸,奧斯曼海軍排名為第14,不到7萬噸,海軍實力僅為對方的1/6。

    奧斯曼帝國海軍上層軍官貪汙腐敗橫行,艦艇維護極差,士兵飽受壓迫盤剝,為了生計只能上岸做小生意,從上到下都沒有戰鬥力和誓死抵抗的決心,所以一擊即潰。

    10月2日,意大利王國第七軍團司令官卡羅·卡內瓦中將率領意軍4.1萬人在的黎波里登陸,奧斯曼在利比亞的駐軍僅4千餘人,面對強敵入侵只能節節敗退,丟城失地。

    至10月底,意軍佔領了的黎波里、霍姆斯、班加西、德爾納、託布魯克等沿海幾乎所有港口,面對戰場不利局面,奧特曼陸軍試圖大舉增援,但是被英國人阻擋了。

    奧斯曼巴勒斯坦與利比亞的陸地連接必須通過埃及,但英國不允許奧斯曼陸軍經由埃及進入利比亞,奧斯曼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地中海沿岸港口淪陷,

    奧斯曼海軍與意大利實力相差懸殊,在不掌握制海權的情況下,海運部隊等於自殺。

    奧斯曼被迫發動當地阿拉伯人組成2萬餘人的游擊隊,與意軍周旋,沒想到這一招,卻讓意大利吃了大虧。

    此時意大利已經展現出麵條軍的屬性,屬於陣地戰、游擊戰雙無能部隊,在非洲被埃塞俄比亞打得滿地找牙,在西亞搞不定2萬人的阿拉伯游擊隊,反而不斷的損兵折將。

    11月6日,卡羅·卡內瓦中將致電羅馬,表示沒有10萬人拿不下利比亞,意大利政府決定增調7萬人去往利比亞。

    這件事引得歐洲輿論大譁,要知道奧斯曼帝國在利比亞的正規軍只有4000人,此外還有2萬餘人的阿拉伯游擊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也不需要十一萬人的大軍圍剿,這也太特麼誇張了。

    至1912年1月,意軍終於在利比亞沿岸站穩了腳跟,但面對中南部廣袤沙漠,意軍望而卻步,覺得環境過於惡劣,連一頓意大利麵條都吃不上,這仗打不了了。

    意大利決定從索馬里招募一萬人僱傭軍,與利比亞的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作戰,為此開出了1.6億里拉的高昂代價,這筆錢相當於600多萬英鎊。

    於是,聲名赫赫的索馬里僱傭兵再度披掛上場,參與到意奧戰爭中來,很快將武器簡陋的阿拉伯游擊隊打得屁滾尿流,到處逃竄。

    但是游擊戰就是這樣,想要擊敗敵人不難,但想要徹底消滅敵人那可就難度增加10倍也不止。

    當然了,這裡還存在著養寇自重的意圖。

    若阿拉伯游擊隊都消滅乾淨了,那還要僱傭兵幹啥?

    意奧戰爭,英國、大洋帝國,俄國公開支持意大利,法國宣佈中立,德國宣佈中立,但繼續向奧斯曼輸送軍火併派遣軍事顧問;奧匈則公開支持奧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