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 作品

第990章金融和擴張

    從戰略上講

    一旦世界大國佔據了該島,就可以將整個東南亞地區環抱在懷中,予取予求,不順心的時候分分鐘封死所有的貿易渠道,無論是向東通往南北美洲的太平洋航道,向北的遠東航道,向西的歐亞航道全都在掌控之中,等於拿捏住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可就厲害了。

    曾幾何時

    兔子國的大平頂船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就曾經因為航行安全問題被拿捏住,反正各種雞蛋裡頭挑骨頭,沒有允許就不能通過,就很能形象的說明這個問題。

    從1873年持續至今的亞齊戰爭,斷斷續續已經41年了,荷蘭殖民者花費了巨大的代價都搞不定當地土著,似乎有些灰心喪氣的勁頭兒。

    因為連續數十年的戰爭影響,島上百業凋敝,農業生產陷於荒蕪,荷蘭人動不動就大面積焚燒農作物,實行殘酷的殺光、燒光圍剿政策,再加上惡劣的生存環境和醫療條件,如今的蘇門達臘島人口從原本的600多萬劇減到230餘萬,減少了一大半。

    所以,再加把勁兒就可以收割了。

    在當今國際風雲動盪之際,李福壽把重要目標定在金融和擴張這兩項上,是他考慮許久做出的慎重決定,反正用不了多久,歐洲人就開始打生打死,沒人顧得上亞洲事務了。

    這裡要說個笑話;扶桑某高層在回答天皇質詢時,曾經說三個月佔領神洲大陸,實際上戰爭打了十幾年。

    如今的德國人同樣有這樣的迷之自信,“施利芬計劃”實行順利的話,三個月結束戰爭。

    前任德國陸軍參謀總長施利芬制定的這項計劃,面對法俄兩個強敵,說穿了就是打一個時間差。

    該計劃的作戰核心理念,是利用俄軍爆發戰爭後動員能力差,集結能力差的缺點,其需要6~8周才能夠形成較有威脅的重兵集團,打一個時間差。

    德軍在西線率先集中力量擊敗法國人,然後掉過頭來再對付俄國人,大概齊就是這麼個意思。

    與原來歷史時空不同的是,德軍如今裝備了高達640輛進口的坦克裝甲車,還有大概同樣數量的自制坦克裝甲車,裝甲攻擊能力已經高於“羊毛戰爭”時期的大洋帝國遠征軍,這讓德國人充滿了自信。

    問題是英法兩國也不是善茬,裝甲車輛在陸地戰爭中爆發出巨大威力的同時,英法兩國先後都投入了大量資源研究開發屬於自己的裝甲坦克技術,並且獲得了相當的成就。

    僅以法國為例;

    借鑑大洋帝國先進的裝甲坦克使用經驗,先後研發了10多種坦克裝甲車型號,並且陸續裝備了法制巡洋坦克,騎兵坦克和偵察坦克,總數量達到700餘輛,且具備很強的後續生產能力。

    英國在這方面落後不少,但同樣也拿出了自己的裝甲坦克車,只不過是由皇家海軍方面出資研究,海軍部大臣丘吉爾對此貢獻極大,是他一力主張並且撥款研發的英國坦克,其代表型的馬克一型二型和三型陸續裝備部隊,總計生產數量已經達到220餘輛。

    所以,法國人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弱雞,英國人同樣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