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華爾街震動1

    就在包首富視察各個分公司,以及約見熟人的時候。華爾街各大基金公司、投資銀行,可是忙得不可開交。至少這兩天的會議,可是沒少開。

    要說什麼年代華爾街資本最瘋狂,目前這個階段,絕對榜上有名。為了能夠得到利潤,可以說就沒有這幫投機者不敢做的事情。

    80年代被譽為貪婪與浮華的並存的時代;資本的野蠻與無情, 華爾街的紙醉金迷被渲染得淋漓盡致。目前這個階段,槓桿收購浪潮其實有著最深刻的經濟根源。經濟下行與公司利潤下滑、管理層的代理問題與公司治理問題、公司價值低估和遊資流動是幾個最為關鍵的時代因素。

    二戰後的50-60年代,被稱為美國經濟騰飛的“黃金時代”。美國1950年gdp同比增速為8.7%,在隨後近20年間,美國gdp增速多次突破6、7、8的關口。但美好時光總是留不住。進入7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了一段“動盪之旅”。

    尼克松執政時期更是對外宣佈, 停止履行美元兌換黃金義務, 以黃金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元霸主地位不保。隨著戰爭對經濟增長的刺激逐漸消失,美國面臨著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經常賬戶上開始出現赤字。

    越戰結束後,美國揹負鉅額財政赤字。加上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宣佈石油禁運,油價暴漲,導致美國需求萎縮加劇,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失業率高接近10%,企業和銀行倒閉數量均創下戰後紀錄。

    同一時期美國消費物價上漲超過10%,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使美國陷入滯脹泥潭。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在經濟下行和企業利潤下滑的催生下;以“敵意收購”為主的兼併潮開始出現。

    經過60年代以“風險分散”為目標的兼併潮,美國產生大量“多元化經營”的巨型公司。比如收購了350多家公司的itt公司、多元化戰略推動的利頓工業公司。在這些股權分散的多元化企業中,管理層的代理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低效投資,盲目擴張公司業務版圖;甚至揮霍股東的利潤,公司治理的問題越來越多的被媒體曝光。在內部治理乏力的情況下,兼併收購的壓力被視為外部公司治理的手段。70年代以後,部分巨型企業被重新拆分, 重新回到主業。

    與此同時, 宏觀信貸環境也為槓桿收購的盛行提供了土壤。70 年代的滯脹導致信貸持續擴張,貨幣政策極度寬鬆,里根總統上臺前夕,共有近五年實際負利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通脹率一度倒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