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411【打響名號】





掌櫃的頓時一愣,意識到遇到了行家,連忙揮揮手,示意夥計將箱子搬下去,“是在下慢待了。生子,取上好的古玉來。”




夥計答應一聲,又送來一個黑漆為地,上刻雙彩龍鳳紋,色澤光潤、色彩豔麗的漆盒。不看裡面的古玉,單是這件漆盒,就價值不菲,至少也是百年以上的物件兒。




掌櫃的越發小心地打開漆盒,笑著說道,“這位爺,請上眼。”




項南又往盒子裡掃了一眼,就見這次盒子裡只有三件玉器。一件玉蟬、一件玉豬、一件玉虎,都是小巧的把玩件。




項南探出一根手指,依次在三件玉器上劃過,隨後將那件玉虎給拿了起來,端詳一番之後,笑著點點頭,“行,就是它了。”




掌櫃一見,暗讚一聲,“罷了。”




這三件玉器中,頂數那件玉虎是上三代的玉器,估計能追溯到商周時期。而玉豬、玉蟬最多也就是漢時的玉器。




項南都沒仔細把玩,只是用指頭一摸,就選出了那件最好的玉,看來真是行家。難怪氣度如此雍容,堪稱貴氣十足,肯定是高門大戶出來的少爺。




“行,那咱拉拉手吧。”掌櫃的笑道,隨後攏起手來,探出了袖子。這是古人砍價的方式,又稱“袖裡吞金。”




之所以如此,一是為了不傷和氣。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真要紅口白牙的砍價,一言不合難免要嗆嗆起來,傷了和氣。而在袖子里拉手,成與不成,也不會傷了和氣。




二是為了保密需要。所謂財不可露白,一件文玩價值可是不菲,買方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出了多少錢,以免找來賊人惦記;賣方也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以免惹來同行嫉妒。




因此雙方劃價都在袖中,只要是行家沒有不會得。




項南點點頭,隨即跟掌櫃的談起價來。




兩人一拉手,掌櫃的就開出兩萬大洋的價格。




項南自然是不同意的,身為業內的老行尊,他對文物價格心知肚明。




上三代的玉器雖然難得,但也值不了兩萬大洋,撐死了一萬大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