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448【解除海禁】

不過項南也知道,一旦瓦剌、韃靼發展起來,勢必會向中原進軍的,所以他現在急需壯大實力。

建設鋼廠,推行新政,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

除了邊關的互市開放之外,東南沿海的海外貿易也開始了。

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曾經下令禁海,號稱“寸板不許下海。”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當時的朝廷的海外貿易政策十分奇葩,採取的是朝貢貿易制度。意思是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隨所乘船舶、車馬攜帶商貨來中國進行的貿易。

因為是外國使節朝貢,所以明朝作為泱泱大國,自然要回禮,而且回得禮物比朝貢所得,多出幾倍乃至幾十倍。

由此導致外國商人頻繁冒充使節,來中原朝貢做生意,也導致在外貿交易中,明朝損失極其慘重,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所以朝廷一度不允許外國使節來中原朝貢。

另一個原因是,明初東南沿海倭寇盛行,勢力強大。為了防備沿海奸民與倭寇勾結,因此朱元璋才頒下旨意,禁止百姓私自出海。

不過項南知道,海外貿易,對明朝來說,其實利大於弊。

一來海外貿易,能夠賺錢。中土的茶葉、絲綢、瓷器、布帛等在海外相當受歡迎。而海外的金銀、珠寶、香料,對中原來說,又何嘗不是好東西。

二來海外貿易,也能夠促進文化交流。如今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了,歐洲的航海家正在探索整個世界,再過半個世紀,他們就會發現美洲大陸了。

到時候,廣袤的美洲大陸,會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耕地、人口和財富,讓他們得以迅速壯大起來。

至於倭寇,不過是芥蘚之疾而已。

之所以難以清除,其實並不是因為倭寇有多厲害。他們要是真的厲害,就不會淪落為海盜了。

事實上,大部分倭寇,都是明朝百姓假扮的。

因為朝廷的海禁,導致沿海的百姓失去了生計,所以他們為了生路,就參與到走私之中,並與倭寇合作襲擾沿海城鎮。

明朝嘉靖年間的大海盜汪直,就是以走私起家。他召集幫眾和倭寇,在海上自立為王,與東瀛、葡萄牙、西班牙的商人交易,買賣做得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