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鐵馬 作品

第345章 釋放子瑜

    諸葛亮微微搖頭,隨即問道:“事已至此,子瑜可願歸順我大漢?”

    然而諸葛瑾卻是想都不想,果斷地搖頭道:“我與吳王有生死不易之誓!寧肯肝腦塗地,也決不相負!”

    諸葛瑾此話倒是出自真心,這樣面對自己兄弟,實在讓他羞愧萬分,恨不得一頭撞死。可是在馬良等人看來,卻覺得有些虛偽,難道諸葛亮真得會動手殺自己的兄長,做這種有違孝悌之道的事情嗎?

    就在諸葛亮也頭疼該如何處置諸葛瑾的時候,關索卻突然出列拱手道:“丞相,既是諸葛大夫有結兩家盟好之意,不如將其放回東吳。孫權身邊若沒有諸葛大夫這般目光長遠之人,對我大漢亦非上策!丞相亦可藉此機會寫信斥責孫權,敦促其重守舊日盟約!”

    沒想到和孫權有殺父之仇的關索竟會第一個開口與孫權修好結盟,莫說馬良等人,就連諸葛亮也是十分詫異。但看到關索神態自若,幾乎是發自內心的,其餘眾人也順水推舟,先後贊同關索之言,放諸葛瑾回東吳。

    其實就諸葛瑾的能力和才華,即便回到孫權身邊,也絕對算不上放虎歸山,因此何不做個人情,讓諸葛亮放他兄長一條生路,這點官場之道,眾人還是懂的。

    既是大家一致同意,諸葛亮自然也不多說什麼,他親自修書一封,讓諸葛瑾帶給孫權,明日一早便啟程離開江陵,返回陸口。

    “多謝丞相……”諸葛瑾長嘆一聲,萬分羞愧,領了書信便立刻退下。臨行之前,他還特意多看了幾眼關索,心中感慨此子當真氣量了得,吳軍兩番偷襲荊州,他居然還能主動提出重修盟好。

    但是諸葛亮卻相信,以關索的見識,只怕早有其他打算。

    不出諸葛亮所料,當天傍晚,一直在江陵城中協助修補城牆的關索並未回到城外軍營,而是直奔太守府邸,求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