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道長 作品

第1590章、抗旨不遵!

    不過女兒願意再找一個駙馬,皇帝陛下還是高興的,因而就問道:「這是好事啊,不知我兒看中的那人是誰?」

    「兒臣看中之人名叫方明瑞,乃是翰林院修撰。」

    兆陽長公主如實說道,然後用有些期盼的目光看著自己老爹。

    「翰林院修撰?方明瑞?」

    皇帝陛下總歸年紀大了,而像翰林院修撰這樣的小官,在大澤國太多了,日理萬機的皇帝陛下也不可能時時的記著。

    旁邊的貼身太監,司禮監掌印王德發見狀急忙提醒:「啟奏萬歲爺,這方明瑞就是去年年末您欽點的狀元郎啊。」

    王德發這麼一提醒,皇帝陛下當即就回想了起來:「原來那個俊美的狀元郎啊。」

    要說皇帝陛下對方明瑞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不管是方明瑞那幾乎抵達人類巔峰的顏值長相,還是瓊林宴上應聲作出的詩,都足以讓皇帝很久不能忘記。

    「這方明瑞不管是才學還是長相倒是能夠配上我兒,只不過.....」

    說到這裡,皇帝有些遲疑了。

    畢竟他也知道讓一位前途廣大的翰林院修撰去當駙馬,無異於毀掉對方的前程。

    要知道以對方的才學,假以時日,入閣拜相都不算太難。

    而當了駙馬都尉之後,就別想在官場上混跡了,只能夠當個富貴閒人。….

    畢竟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會允許後戚干政。

    「父皇,兒臣若是能夠心想事成,以後一定老老實實的待在公主府,琴瑟和鳴,不給父皇添半點心煩。」

    看到皇帝遲疑,兆陽長公主的心都懸在半空了,萬一皇帝反對的話,自己就白給眼眶上滴大蒜水了。

    說著話,兆陽長公主一想到自己以後和方明瑞在一起的日子,整顆心都痴了。

    「那好吧,朕就下一道旨意,讓那方明瑞娶你為妻。」

    女兒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皇帝陛下也心動了。

    畢竟之前兆陽長公主的醜事雖說被他壓了下來,但作為皇帝,也是臉上無光啊。

    如果兆陽長公主以後不給自己惹事出來,那麼犧牲一個翰林院修撰的前途,倒也沒有什麼。

    再說了,能夠得到一位公主的下嫁,不應該是這小子的福氣嗎?

    這可是朕的女兒!

    整個大澤國身份最尊貴的女人之一!

    至於方明瑞之前有沒有婚約,有沒有妻子等等之類的事情,對於皇帝來說,壓根就不算個事。

    你總不可能讓皇帝去體

    恤你的難處吧?那樣的話,皇帝還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嗎?

    你就算是有婚約,有妻子,得到賜婚的旨意之後,不應該自己主動自覺的解除婚約,讓妻子下堂,給公主殿下騰出位置來嗎?

    次日,方小悅剛到翰林院,坐在大廳裡,一邊喝著茶水消食,一邊和同僚們笑談著京城裡的一些趣聞。

    好吧,實際上他在公主府舉辦的文會上作了一首打油詩的事情,也已經傳入了翰林院同僚們的耳中。

    只不過當事人在這裡,大家也不好拿出來笑談罷了。

    可沒過多久時間,外門的門房就喘著粗氣進來彙報:「有傳旨的太監來了。」

    頓時翰林院裡就變得亂成一片,不管是今天突然來上班的翰林學士還是其他官員,都紛紛聚集到前院,擺上香桉,準備接旨。

    說實話,大家都在心裡猜測著,是誰要升官?還是誰要倒黴?

    就連翰林學士心裡都有些慌亂,說升官的話,他也應該有消息的,現在突然一道旨意過來,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啊?

    前來宣旨的並不是什麼大太監,而是司禮監的一個小太監,畢竟這種賜婚的旨意,又不是什麼國家大事,完全用不著大太監屈尊。

    眾人聚集,齊齊朝著宣旨太監跪下,口誦:「臣等恭請聖安。」

    那宣旨太監急忙朝著皇宮方向拱了拱手:「聖安。」

    之後,其才在香桉前展開聖旨,唸了起來:「奉天詔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朕有兆陽長公主淑慎性成,勤勉柔順,雍和粹純,性行溫良,克嫻內則,淑德含章。且山南省礦爐縣秀才之子方明瑞,筮仕一載,節操素勵,才德起於翰林,清約聞達朝野,經明行修,忠正廉隅,束髮之年無有妻室。朕感二人良緣天作,今下旨賜婚,民本以國興關乎家旺,望汝二人同心同德,敬盡予國,勿負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