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道長 作品

第1610章、援軍殺到

  畢竟大軍出征,如果能多上幾百經歷過實戰的縣兵也是不錯的。

  再說了,他也聽說了窮水縣縣兵的厲害。

  能夠幾次將蠻族騎兵擊敗,即便是佔據了地利優勢,也是很不簡單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方小悅隨即回山谷召集了縣兵,與迴歸的兩百縣兵匯合之後,便趕來大營報道。

  當然,山谷裡還是錢遇水坐鎮。

  李真書倒沒有將這四百縣兵當成炮灰使用,而是讓方小悅自立一營,作為機動力量,待到戰時,與李真書的親衛營固守中軍。

  對於李真書這個決定,方小悅也沒有什麼異議。

  他也不是那種聞戰而喜的勐士。

  要知道在之前追殺銅達斯汗的戰鬥,縣兵也損失了十多人。

  如果可以的話,他也不願意再讓縣兵損失了。

  大半天時間之後,大河省援軍盡數拔寨而起。

  上百名斥候騎兵分散開來,作為前導偵察,探查蠻族騎兵的去向,大軍緩緩而行。

  實際上沒兩天時間,大河省援軍就得到了白山省援軍傳來的情報。

  西宛蠻族銅達斯汗部在鐵頭山谷遭遇白山省援軍伏擊,是役,銅達斯汗部大半被殲滅,只餘銅達斯汗帶著七千騎轉身突圍而出。

  得到這個情報之後,大河省援軍立馬就收攏行軍狀態的部隊,就地紮下營寨,加派更多的斥候騎兵前往探查蠻族騎兵的去向。

  李真書的謹慎並不是膽小。

  雖說那銅達斯汗戰敗而逃,只有七千騎兵。

  但大河省援軍總歸是以步兵為主,如果一個不小心,被那七千蠻族騎兵突襲的話,恐怕會損失慘重。

  當然,這也是步兵對上騎兵的壞處所在了。

  步兵不管勝利多少次,想要徹底圍剿騎兵,難度很大。

  而騎兵只要足夠謹慎,不落入絕地之中,總能夠逃出去,並且追擊的步兵一個不小心,被騎兵一個反擊的話,很難說步兵不會殺得潰敗。

  實際上李青書的命令很正確,就在營寨紮好的時候,外出的斥候騎兵就帶回了與蠻族騎兵遭遇的消息。

  不過那銅達斯汗似乎被打怕了,在發現了大河省援軍之後,並沒有發動進攻,而是遠遠綴在營地遠處。

  當然,這也不奇怪,在剛剛經歷一場慘敗之後不久,這些蠻族騎兵的士氣恐怕已經衰落到了極致。

  就算那位銅達斯汗驅趕這些蠻族騎兵去攻打大河省援軍的營地,那些蠻族騎兵恐怕也會反對,甚至於如果銅達斯汗將他們逼急了的話,這些蠻族騎兵索性棄他而去,四散而逃都是有可能的。

  畢竟蠻族可沒有大澤國那種道德禮儀束縛,有的只是武力震懾。

  金魯汗之所以能夠成為西宛蠻族的大汗,不就是因為他控制著草原上最多的部落,擁有最強的武力嗎?

  總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銅達斯汗只能先穩定軍心,然後再慢慢圖之。

  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大河省援軍也不敢將大軍隨便開出營寨,去追擊蠻族騎兵。

  而蠻族騎兵也不敢去攻擊堅固的營寨。

  李青書倒是讓道官給白山省的援軍發出了信息,要求兩軍合圍蠻族銅達斯汗部。

  可偏偏就在擊敗了銅達斯汗部之後,白山省援軍就接到西北軍發來的請求,除留下三千人馬駐紮鐵頭山谷,防止銅達斯汗部逃出之外,三萬兩千人的主力已經北上,準備打金魯汗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消息讓李青書差點沒暴跳如雷。

  實際上,方小悅也知道,白山省援軍之所以這麼做,無非就是為了搶功罷了。

  原因很簡單,現在大澤國能夠在擊敗西宛蠻族一事上起作用的就只有三支軍隊。

  西北軍,白山省援軍,大河省援軍。

  而西北軍是沒可能搶到首功了。

  西宛蠻族入侵,喪師失地的罪名還掛在西北軍頭上呢。

  因而西北軍就算是將金魯汗部擊潰,朝廷也不會將首功給西北軍。

  而白山省援軍在這方面的優勢就很大了。

  先是於鐵頭山

  谷擊潰銅達斯汗部,滅敵一萬六千。

  如果接下來能夠與西北軍配合擊潰金魯汗部,甚至於將大澤國的心腹大患金魯汗斬殺或者俘虜的話,那麼首功必然是白山省援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