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道長 作品

第388章、名人效應

    ()        與其它手術一樣,這銀針麻醉同樣有著手熟爾的特性,使用的次數越多,那麼技術就會越發精湛。

    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裡,根據第一期學員回饋回來的數據,經過統計,銀針麻醉使用次數超過了四萬例以上!

    而第二期四百名學員回去之後,也同樣是加班加點的做手術。

    實際上,很多新技術能夠在初期應用階段三年內就達到上萬例的話,就算是推廣得相當不錯,很有影響力了。

    而看這銀針麻醉術的樣子,恐怕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能夠做到三十萬例甚至於更高。

    原因嘛,很簡單,要不了多久,第三期培訓學員就會畢業,等他們開始臨床應用銀針麻醉之後,這病例數量就會高得嚇人。

    如此之多的病例數,如果能夠做到數據清晰詳細的話,那些評委會的大佬就算是想要從這個方面來淘汰自己,都只能說是無計可施。

    不過如此一來,就真得全體總動員了。

    方小悅所做的那三千例以及醫療組所做的一千例自然就由陳主治帶著醫療組的人一起進行電話回訪。

    而剩下那些,則是哪些醫生做的,就由哪些醫生進行回訪。

    雖說這是一個很辛苦很累人的事情,但方小悅在培訓醫生的心裡地位還是很高的,接到電話通知之後,那些醫生隨即便忙碌了起來。

    當然,相對於醫療組來說,那些醫生反倒有一個優勢,他們的人更多。

    簡單來說,回到原醫院之後,絕大多數的培訓醫生都得到了院方的重視,提升了職務,晉升了技術職稱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在科室裡抓幾個規培,住院幫著自己打電話回訪,都不算個事情。

    因而沒等陳主治帶著人忙完電話回訪,那些第一期,第二期培訓醫生的病例記錄,回訪記錄就交上來了。

    為此,陳主治不得不專門安排了兩個人來負責接收病例記錄,回訪記錄。

    不管怎麼說,在約翰遜主編離開之前,這銀針麻醉病例記錄,回訪記錄勉強算是完成了,而接下來的事情則是將這些厚厚的病例記錄,回訪記錄錄入電腦,放在國立第一醫院的官網服務器上,以方便諾貝兒獎評委會派出的調查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