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道長 作品

第520章、授銜

    更何況,這樣的安排還不如等成軍一段時間,等這支新軍打上幾仗,熟悉了戰爭之後,再實行。

    畢竟任何一支軍隊都只有經歷戰火的硝煙之後,才能夠真正稱得上是一支軍隊。

    儀式進行到最後則是授槍儀式。

    一把把被定名為雷電1646型的米尼步槍,被連長們一一授予了新兵們。

    “......從此以後,雷電1646型步槍就將會是你們的戰友!”

    孫學斌用一段背了好久的熱情演講結束了持續兩個多小時的儀式。

    而從這個時候開始,這些新兵就結束了隊列訓練,從而轉為射擊訓練。

    好吧,實際上在接到這些雷電1646型步槍之後,新兵們感覺很奇怪,他們裡面的大多數人都不認識這種步槍,少部分略微有些見識的新兵則知道這是一種火銃。

    好吧,實際上,這些新兵對雷電1646型步槍的觀感並不好。

    這主要是源於這個時候明朝自產火銃的劣質,不靠譜。

    由於明朝實行戶籍世襲職業制度,民戶務農,父親當農夫,要當一輩子,兒子也只能是農夫,孫子也是。

    軍戶則是世代從軍,匠戶則只能當匠人,世代為官府服役。

    可以想象,這樣近乎於杜絕了上升渠道的制度,會形成什麼樣的社會。

    別的不說,光是那些官營的火器監裡,那些匠人由於薪水微薄,沒法養活家人,只能大量逃跑。

    尤其是到了明朝後期,末期,負責火器製造的官員大肆貪汙受賄,用來製造火銃的材料低劣,合格工匠嚴重不足,打造出來的火銃自然就是質量低劣。

    十支火銃裡能夠挑選出一兩把合格的就算是用心了。

    而大量劣質火銃充斥在軍營裡的後果就是沒人願意使用這些劣質的火銃。

    一開槍,火銃要麼熄火,要麼炸膛,甚至於火銃手不少被洩漏出來的熾熱煙氣燻瞎眼睛。

    而與明朝敵對的清廷之所以在很多時候能夠輕鬆打敗擁有大量火器的明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明軍火器質量低劣!

    上千名火銃手組成的方陣被清軍一衝,瞬間崩散,射出的子彈連幾個清兵都無法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