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道長 作品

第540章、沒有玻璃珠換土地的好事

    很顯然,黎民不傻,那種用幾顆玻璃珠子就能夠換一大塊土地的好事,在這裡是沒可能發生的。

    在那些穿越眾拿出商品與黎民交易的時候,孫學斌拜見了這個寨子的侗主。

    侗主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抽著旱菸,見面就給了孫學斌一個驚喜:“歡迎尊貴的客人。”

    原來這位侗主年輕的時候出去過,見識了不少,因而在語言交流上是沒有任何障礙的,並且在對待外來人上也不像有些侗主那麼偏激。

    畢竟朝廷以前沒事就會給黎民加稅,而黎民就會造反鬧一下,結果被大軍鎮壓,如此一來雙方的矛盾就越來越大,使得黎民對外來人多數都不太感冒。

    在孫學斌送上一把軍用匕首,十斤食鹽以及幾斤糖果做為禮物之後,雙方相談甚歡。

    最後孫學斌表達了想要在金牛嶺附近開礦的意願,並表現願意僱傭黎民。

    這位侗主略微尋思一番之後同意了孫學斌的要求,不過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孫學斌每年需要給催角寨送來一些食鹽以及鐵質工具,糧食作為費用。

    對此,孫學斌倒是沒有絲毫猶豫的點頭答應了。

    相對於石碌鐵礦那三億多噸的儲量,每年送點食鹽,鐵製工具,糧食壓根就不算什麼好吧,可以說是九牛一毛。

    在達成協議的次日,孫學斌就打道回府了。

    不過跟著他一起回去的還有五十多名青壯黎民。

    催角寨人口大約在五百多人,放在這附近大小十多個黎寨裡,也算是排行數一數二的大寨子了。

    這五十多名青壯也只是最初的試水罷了。

    如果孫學斌能夠兌現承諾的話,催角寨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自然就會派出更多的黎民接受碼頭區的僱傭。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那些黎民暫時充當了嚮導,帶著孫學斌等人在金牛嶺與石碌嶺之間來回轉悠,採集了不少礦石標本。

    而等到登陸點的營地修建好之後,那些從碼頭區出發的漁船再度抵達,帶來水泥,蒸汽機,火藥以及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