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道長 作品

第586章 鐵船不可浮於水也?

    畢竟別看巡撫大人沒有位列朝廷,擔任什麼尚書,侍郎,但實際上在光洞一界,巡撫大人的實權是很大的。

    只不過巡撫標營全軍覆滅了,昭武帝乘機拿回了一些實權,趁著這次星海國出售新式火器的機會,招募了一批新軍,準備組建一支效忠自己的軍隊。

    沒法,之前這位昭武帝基本上是被群臣趕鴨子上架登基的。

    畢竟光洞等地的官員為了對抗永曆帝,不得不將昭武帝給推出來。

    因而之前昭武帝差不多也等同於半個傀儡人。

    但不管是心甘情願,還是被迫登基為帝,在享受了皇帝的權勢之後,誰又能放棄呢?

    因而昭武帝想要抓權,建立效忠自己的軍隊,也就很正常了。

    還好,那位巡撫劉大人對昭武帝還算是忠誠,否則的話,上演一幕不忍之劇也是有可能的。

    要說這千噸貨輪抵達光州府外白龍潭的時候,引發的震驚和轟動實際上比鋼質漁船改裝的破浪號更大。

    原因嘛,很簡單,鋼質漁船雖說有艦炮,戰力無敵,可噸位也就只有五百噸。

    這千噸貨輪的噸位可不僅僅只有一千噸,而是一千三百噸!

    在後世,不少現代的護衛艦也就只有一千噸左右的噸位,這貨輪的一千三百噸塊頭,放在這個時代,看上去就很嚇人了。

    這麼說吧,鄭三寶下西洋時候乘坐的大寶船肯定比千噸貨輪大,可問題是這個時候的南明已經不具備製造那樣巨船的能力了。

    實際上,別說現在的南明,就連之前的明朝中後期,連封舟,尋常寶船都造不出來,其原因嘛,無非就是士大夫感覺造大船勞民傷財,直接一把火將造船圖紙給燒掉了。

    所謂的封舟實際上就是明朝使臣代表皇帝陛下出使海外諸國,冊封朝貢之國所乘坐的大船。

    這封舟據史志記載,約4000料,按照每料等於0.24的排水噸位,封舟就應該是950噸位以上。

    而尋常的寶船則是三千料,則是720噸的排水噸位。

    簡單來說,現在海上航行的南明大船,多數都是千料大船,也就是240噸位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