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道長 作品

第710章、交公糧

    當然奎星村也不是完全的人力翻田,飼養員王鵬意牽著奎星村那頭大黃牛,套上犁開始工作。

    要說這大黃牛犁田的速度可要比人力快多了。

    二十個人辛辛苦苦半個小時翻出來的田,還不如一頭大黃牛。

    不過大黃牛再厲害也只有一頭。

    大多數的田地還是得靠人力。

    奎星村需要在這個時候補種一波玉米。

    這是黃糧縣的傳統,也是黃糧縣縣名的由來。

    據說以前都是種兩波水稻的。

    但由於氣候的關係,夏收之後補種的水稻到秋收時收成並不好。

    因而後面開始嘗試補種玉米,結果補種的玉米不管生長週期比水稻短,並且收成也相當好。

    如此之後,整個黃糧縣都在夏收之後補種玉米。

    黃糧縣以前叫做皇娘縣,據說是一位皇帝的老媽出生在這裡從而得名。

    但在封建王朝倒塌時,這樣的縣名就不被崛起的新興派所喜歡,又看到秋收時,遍地金黃色的玉米,因而皇娘縣改名為黃糧縣,延續至今。

    看著辛苦的村民,正在賣力犁地的大黃牛,方小悅不是沒有想過搞個什麼機械的犁地機出來。

    可問題是這玩意壓根就不應該由一個知青研究出來。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什麼都沒有。

    有研究這玩意的功夫,還不如想辦法賺點錢,給村裡買一臺拖拉機呢。

    將田地盡數翻一遍,補種玉米之後,奎星村就算是進入到農閒階段了。

    除了每天派人去查看一番發芽情況之外,其餘村民就沒有事情了。

    一部分村民這個時候都喜歡聚在村頭吹牛侃大山什麼的,而另外勤快一些的村民則開始進山採藥,這也是奎星村的傳統之一。

    也是被供銷社所鼓勵的。

    否則的話,大家都不去採藥,而這個時候壓根就沒有規模化種植藥材的路子可走,藥材從什麼地方來?

    而最精壯的一批村民則被民兵連長黃老么拉去訓練了。

    平時,奎星村的民兵連壓根就沒有訓練的時間,現在嘛,農閒了,自然就要將訓練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