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權秦舒柔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蠢蠢欲動

    為了加大說服力,張瑾繼續道:“大魏需要發展,需要和平,經不起戰爭煙火的炮轟。如果戰爭遲早會來,那我們也得儘量把它拖延。”

    大魏已經被魏千秋攪得千瘡百孔,還得連年來抵禦外敵,可謂是內憂外患。

    能用糧食解決的問題,就不應該積極解決。

    哪怕只是換來暫時的和平,那也是為大魏贏得了準備和發展的時間。

    朝中大臣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在張瑾說出這番話後,大臣們個個都不再吭聲,意為同意支援崑崙。

    張瑾萬萬沒有想到,他胡編亂造的一番話,這麼輕易地把大臣們給打發了。

    原來以為還需要經過一場激烈的口水戰才能讓這些人閉口。為此,張瑾還準備了不少說詞。

    現在,這些說詞都沒有派上用場,大臣們就不抗爭了,這也沒什麼難度嘛。

    這話,出自張瑾之口,才這般容易把大臣的意見壓下去,若是旁人這般說,這群大臣定然又會是另一番嘴臉,當場就參他們一個危言聳聽、散播謠言蠱惑人心之罪。

    甚是是皇帝這般說,大臣也會不服。

    堂堂一國之君,竟然把大魏說得如此不堪,還一味地息事寧人,委曲求全,著實不是一國之君該有的風範。

    張瑾說就不一樣,張瑾為百官之首,為人處事圓滑,他為官多年,除了蕭權,他從來沒有跟誰真正紅過臉。

    即使以前他為魏千秋辦事,也一樣。

    而且張瑾向來所說之話,都在情理之中。在官員面前,他張瑾是有百官之首的信服力的。

    長期以往,大臣對張瑾的這種信服力已經進了骨髓,所以,張瑾這麼說,他們不但沒有覺得張瑾大不敬,還覺得甚是有理。

    因此,這事就這麼愉快地解決了。

    至於支援多少,皇帝把這件事一併交由張瑾去定奪。

    這些事,皇帝的也懶得去糾結。

    看,還好當初留了張瑾一命,此人還是很有用處的。

    知人善用,真的很重要。

    解決了這件事之後,皇帝算是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