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滅頂之災

    古代做大官的人都隨身佩帶官印,官印的質料有金、銀、銅、玉等,他們將官印裝在印囊裡,用綬帶將印囊垂掛在腰間。

    綬是一條較寬並織有花紋的絲帶,官位不同,所佩綬的顏色和織法也明顯不同,使人一望便可知佩綬人的身份。

    因此,此人定是當朝御史大夫袁堯。

    御史大夫乃中央監察機構最高長官,輔佐丞相,負責對百官進行監察和糾劾,主管公卿百官的奏章,掌管圖籍秘書,可以代皇帝起草詔令,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

    在古代,百官之中最尊貴的配飾是丞相和太尉之金印紫綬,接下來就是御史大夫之銀印青綬,表明御史大夫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僅在丞相和太尉之下。

    而當丞相的位子出現空缺,御史大夫可以替補升任。

    御史大夫是一個重要的機制。

    古代朝廷的矛盾主要體現在皇權和相權之間。

    君主一方面要依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去統領百官,另一方面又害怕丞相權重,架空君主。因此,便設立御史大夫,用於制約相權,而制約的機制就是明確御史大夫為“候補”丞相。

    這樣一來,丞相就要小心謹慎,奉公守法,以免遭御史大夫的彈劾。

    御史大夫則會努力工作,儘量去挑丞相的毛病,結果就達到了相互制衡的目的。

    袁堯為人剛正不阿,一心為民,對皇帝忠心耿耿,典型的在其位謀其政,盡心做好每一件事,不爭不搶,是個好官。

    也正因為袁堯是個難得的好官,他穩坐御史大夫之位,對百官承上啟下,皇帝也放心,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袁堯繼續坐在御史大夫之位來制約群臣。

    要不然,大魏前任丞相趙今來一死,就本該袁堯上位。

    魏千秋的強權干預,令名不見經傳的張瑾一躍成為丞相候選人,代理丞相之位,不過是皇帝麻痺魏千秋,讓魏千秋繼續輕視皇帝罷了。

    自古人無完人,袁堯唯一的缺點便是思想古板。

    而蕭權實力了得,又這麼離經叛道,自然成了袁堯的眼中釘,從而將蕭權視為異類,禍國禍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