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358章 無緣

    起身向回走。

    初時步履沉重,後大步流星。

    清風相隨,明月為伴。

    ……

    翠明山。

    天光已經大亮,許多信徒早早上山,上香祈福。

    三巫城的那家包子鋪竟然還在,現在的店主是以前店主的孫子,當然認不得秦桑,肉包子美味依舊,秦桑大快朵頤了一番,來到翠明山,找了個無人處,現出身形。

    沿著記憶中的山道,拾階登山,他驚訝地發現青羊觀被修繕一新。

    門楣上刻著‘青羊觀’的石條仍在,不過字跡被刷上新漆,歪歪扭扭的木門也已經換上了新的。

    秦桑心生好奇,走進觀中,視線一掃,發現格局和記憶中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但殿宇牆垣都是用青磚新砌的,可見青羊觀的香火比以前興旺得多。

    就在這時,一個農家漢子扶著一位老婆婆推開青羊殿,從裡面走出來,不住地回頭向道長道謝。

    這一幕似曾相識。

    不過,他們的衣著不華貴,卻很整潔,雖然不富裕,但不像災民那樣衣不蔽體、面黃肌瘦,也沒有賒賬。

    一路過來,秦桑走馬觀花,但也能發現當今大隋的風貌和數十年前迥異,女帝將大隋治理得很好,蒸蒸日上。

    秦桑身上穿著一件簡單的長袍法器,靈光內斂,但能看得出來材質不一般,加上秦桑的淡然氣質,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母子倆生怕衝撞了秦桑,小心翼翼向外走,離開青羊觀前,帶著幾分擔憂,回頭看了眼秦桑。

    秦桑察知到他們的小動作,轉念一想就明白,他們是怕自己對青羊觀不利。

    看來觀中道士很得人心。

    秦桑迫不及待走到青羊殿前,推開殿門,不禁大失所望。

    和以前一樣,青羊殿裡有很多病人安靜地坐在一旁,等待診病。

    可是,坐診的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道士,沒有老道士。

    明月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