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 作品

第1991章 21丨夢想,與圖靈大獎一步之遙

 (A)熵:諾貝爾文學獎夢想 

 1991.3.21 

 星期四,晴 

 今天早晨,我們學校舉行在上學期成績優秀的發獎儀式。第一個、第二個……“熵。”啊!到我了。頓時掌聲四起,我聽到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心裡波瀾起伏,臉色卻一直保持著平靜。我隨著掌聲向領獎臺走去。我這時感到我與領獎臺的距離十分的遙遠…… 

 —— —— —— 

 (B)kih e. iverson(肯尼斯·艾弗森) 

 理由:對ApL編程語言的設計和實現的貢獻。 

 1980年:tony hoare(託尼·霍爾) 

 理由:在排序算法和併發編程方面的貢獻。 

 1981年:edgar f. Codd(埃德加·科德) 

 理由:對關係數據庫模型的發展和推廣。 

 1982年:stephen A. Cook(斯蒂芬·庫克) 

 理由:在計算複雜性理論的貢獻,特別是對np完全性的研究。 

 1983年:ken thompson(肯·湯普森),dennis ritchie(丹尼斯·裡奇) 

 理由:對unix操作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1984年:niklaus wirth(尼古勞斯·維爾特) 

 理由:對程序設計語言的設計和實現的貢獻,特別是pascal語言的開發。 

 1985年:richard m. karp(理查德·卡普) 

 理由:在算法設計和複雜性理論方面的突出貢獻。 

 1986年:john hopcroft(約翰·霍普克勞夫特),robert tarjan(羅伯特·塔揚) 

 理由:在圖算法和數據結構方面的基礎性工作。 

 1987年:john Cocke(約翰·科克) 

 理由:在編譯器設計和優化方面的突出貢獻。 

 1988年:ivan sutherland(艾凡·薩瑟蘭) 

 理由:在計算機圖形學和交互式計算方面的開創性工作。 

 1989年:william kahan(威廉·卡恩) 

 理由:在浮點運算和數值計算方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