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玥兒 作品

第82章 塵封的往事

 

“好,我說,你彆著急呀!聽故事呢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是太后,也就是璃王的母親。這也是出於一位母親對自己孩子的保護,可能是知道自己孩子的秉性吧!也知道他並不適合坐上那個位置。可是璃王他並不這麼想。只是想不到那個女人對太后之位卻是從未放棄過。所以又藉著自己小兒子離開的聖旨,利用滿朝文武大臣的手推了自己大兒子一把。後來自己的大兒子繼位,她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太后,那個後宮中最尊貴的女人。至於為什麼下先帝到死都沒有立太子,這又是另一個故事……”蕭瑾煜端起茶杯喝了起來。

 

“據說先帝也是一個痴情的人,一生妃子眾多,可是留下的子嗣卻是極少的。因為自從那個女人死後,後宮三千佳麗能入他眼的少之又少。”

 

“這是為什麼?”

 

“當年父皇還是個翩翩少年郎時,沒有國家碩事纏身,所以經常藉著體恤民情的由頭,四處遊歷。有一次遊歷到江南一帶的時候,因為一場暴雪,導致道路不通。也因此邂逅了當地的一位妓館頭牌。

 

後來,父皇回扶風城,便將那名女子贖身,帶了回來。因為這名女子的特殊性,所以女子的存在一直是個秘密。

 

直到後來父皇登基為帝,便將女子封為了昭儀,養在深宮,夜夜笙歌,常常通宵達旦,有時甚至是耽誤了早朝。可是好景不長,身處後宮卻許久見不到皇上一次,久而久之,這也引來了許多后妃的不滿,她們便聯手將女子的存在告到了太后面前。

 

終究紙包不住火,女子的身份本就不光彩,而且身在皇室容不得一點汙點。在太后還有朝中大臣的苦口婆心中,父皇答應不去見女子。

 

可對於這個答案,太后顯然並不滿意。於是又聯合朝中一些有聲望的大臣,說服皇上將女子遷至行宮,父皇被逼無奈只得答應。

 

就當父皇剛答應將女子送到行宮,沒安靜幾天。朝中各大臣又以後宮無主,國家無母,導致社稷不穩為由,逼迫父皇早日立後。

 

而當時,後宮之中對立後呼聲最高的就是當時身為淑妃的尚書府嫡女。

 

而就在兩方僵持不下之際,遠在行宮的昭儀,因為許久見不到心愛的男子,憂思成疾。病情每況愈下,不久之後也傳來噩耗。礙於自己曾經許下的諾言,直到昭儀離世,父皇也沒有見過她。

 

得知消息,父皇傷心不已,而太后和朝中大臣並沒有因此就放過他,而是變本加厲。一日酒後,父皇一氣之下就答應了諸位大臣的請求。翌日,封后的詔書傳來,可把淑妃高興壞了,以為自己終於苦盡甘來,尚書府也因此今時不同往日了。

 

可另淑妃沒有想到的是,自以為的苦盡甘來卻是讓自己掉入了更深的深淵。父皇並不愛她,甚至覺得她是可有可無的,無數個午夜夢迴,父皇還是會念起那位昭儀的好。即使她為父皇生了兩個兒子,父皇也從未好好待過她。

 

不僅如此,連帶著對她的兒子都沒有好臉色。我想這也是父皇不遠離太子的原因吧!或許是覺得自己對兒子有些過於狠戾了,心中愧疚。又或許是因為漸漸的年紀大了,不想管了。所以對於父皇久不立太子這一點,太皇太后也只是說了幾次,見父皇並沒有聽進去,後來也就乾脆不說了。”

 

聽蕭瑾煜講完這段塵封的宮廷秘史,沈夢曦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曦兒,在想什麼?”

 

“我在想,那他們兩個就無所出嗎?如果先帝真這麼痴情,他為什麼不力排眾議立那位昭儀的孩子為太子。照話本里寫的,這時候先帝就應該把對昭儀的寵愛全部給到孩子身上。”

 

“你明白這個道理,先帝也不傻。當年他也的確想過這麼做,可是還是晚了一步。昭儀給先帝留下了一兒一女,可是在昭儀走後沒幾年,她的女兒就在太后的挑唆下,被迫和親遠嫁。女兒出嫁後不久,兒子也被太后迫害致死,而太后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徹底斬斷先帝的念頭。在經歷女兒遠嫁,兒子去世後先帝也曾後悔當初如果不是自己執意留下兩個孩子。而是讓他們跟著母親一起去去往行宮,或許他們會在哪裡平安過完一生吧!”說完之後,蕭瑾煜發自內心的感慨道:“或許他以為留下孩子終有一天太后會看在孩子的面子上,讓她回來吧!可是事實終究是事與願違了。也許就是因為兒子女兒的相繼出事,成為了壓垮那個可憐女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加速了她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