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妖王令

“母親,那條小白魚是何方神聖?您為何如此敬畏他?”

離開密室,塗山鏡實在壓抑不住心中的好奇,向母親詢問。

“他是妖王!”

老族長一杵一杵地走著,柺杖敲打地面的咚咚聲和著這句話,敲打在塗山鏡心頭,讓他呼吸跟著一滯。

“妖王?是消失已久的妖王?”

塗山鏡面露驚詫,回頭看了眼密室,不自覺放低聲音,“怎麼會在此?又怎變成這般模樣?”

老族長簡單說道:“當年大禹封印山海界,他領洪荒古獸與之對抗,被山海圖所傷,真身為其所封印,唯有一縷元神被你太爺爺偷偷救出,藏匿於青丘,為保這一縷元神不散,需以湯古之水滋養,每百年更換一次,近兩千年了,才養出這麼一條小魚形態。”

老族長看著兒子,鄭重交代,“母親死後,你需百年給他更換一次湯古水,直至山海界封印打開,距離下一次換水,只剩三年了,你最遲今年年底就要派人去取湯古水,切記。”

“是!”

塗山鏡恭敬應下,這時老族長從懷裡取出一枚青銅令牌:“這是妖王令,妖王已准許動用妖族力量,方才你也聽到催動妖王令之法,日後你可拿此令牌,號令天下妖族,但必須記住,除了解開山海結界這事,萬不可用令牌為自己,乃至為塗山氏謀私利。”

“是~”

因為激動,塗山鏡的聲音都顫抖起來,他雙手顫顫巍巍地接過,打量手中這枚雕刻著鯤鵬圖案的令牌,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妖王之令,可號令天下妖族啊!

老族長並未察覺兒子的神色,繼續道:“當年你太爺爺誤信大禹,借出山海圖,致洪荒古獸遭遇浩劫,更連累多少妖族瀕臨滅絕,他後半生都活在愧疚中,臨死前勒令塗山氏子孫,只要有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開山海結界。”

“這兩千多年,母親和你爺爺一直在尋找破開結界之法,如今總算是看到希望了,為此母親不惜將畢生功力傳給蓉兒。”

老族長轉過頭看著兒子,鄭重交代,“現在,母親將這個任務交給你,你若能達成你太爺爺所願,不單是塗山氏的功臣,還是所有洪荒古獸和天下妖族的恩人,你答應母親,一定要竭盡全力協助蓉兒。”

“是!”

塗山鏡一臉認真地答應,好奇道:“那秦國皇帝到底是何身份?為何只有他才能打開結界?”

老族長遲疑了一下,“這個母親也不太確定,你先別知道了,日後妖王會告訴你。”

老族長確實不能確認嬴政的真實身份,塗山鏡卻以為是母親不信任自己,故意搪塞。

從小到大,不管大事小事,母親從來不與自己商量,只是需要出力時才會吩咐一聲,如今把塗山氏都交到自己手裡了,她還是不肯把所有秘密都告訴自己,塗山鏡心中難免不悅。

他看了母親一眼,又問:“那……您如此費心費力,只是為了完成祖爺爺遺願?”

“此為其一……”

老族長鬆垮的眼皮微微眯了眯,“母親要給你妹妹報仇,還有你的姑奶奶……”

塗山鏡疑惑道:“妹妹都死八百多年了,姑奶奶之事,更已過去兩千年,帝辛早已作古,大禹也不知是成神還是入了輪迴,母親要找誰報仇?”

老族長冷冷一笑,“他二人只是兩枚棋子而已,什麼絕地天通?什麼上古大神?狗屁!母親要找的是他們背後之……”

說到這裡,老族長忽然止住話頭,瞪了塗山鏡一眼,“你只需聽從母親安排行事,其他不該知曉的不要打聽,等山海結界打開,一切真相自會大白於天下。”

見母親生氣,塗山鏡不敢再多問,攙扶著她離開密室。

走出暗門,老族長把機關復位,又對塗山鏡交代了一些事情,讓人把她送回住處。

當日夜裡老族長便壽終正寢了,塗山鏡聽下人稟報,匆匆來到來到母親的臥室。

看著躺在榻上已經毫無氣息的老太太,他臉上沒有任何哀傷,反倒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好像長期壓在身上的巨石終於搬走了。

他趕走所有人,站在塌邊長長吁出一口氣,從今往後,塗山氏由他說了算,再也沒人能對他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再也沒有人敢輕視他。

“沒有九尾天狐血脈又如何?母親,我才是一脈傳承下來最純正的塗山氏血脈,你偏心妹妹便算了,為何連她的女兒你也偏心,只是因為她能幻化出九尾?”

“暫代族長?”

塗山鏡冷笑,“真是好大的榮耀啊!您覺得我稀罕麼?”

他握著手中妖王令,“我現在是百妖之王,我要讓塗山氏成為天下共主,讓天下諸侯全都臣服在我腳下!

什麼山海結界、洪荒古獸?母親啊,您真是糊塗,把它們放出來,對塗山氏有什麼好處?

還有密室中的那條魚,讓它恢復妖王真身對塗山氏有什麼好處?

兩千年前塗山氏給大禹當狗落得什麼下場,您都忘了麼?兩千年後,您竟然還要給贏姓當狗?真是糊塗啊你!”

“母親,您放心去吧,兒子雖是暫代族長,也不會讓您失望的!”

塗山鏡收起令牌,褪去眼中的野心勃勃,換上哀痛之色,對外面高喊:“召集族中長老,為老族長舉辦喪事!”

…………

虎牢關又名汜水關,位於成皋縣,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作為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洛陽周邊除了東邊汜水關,另有北面小平津、孟津兩個渡口,東南、南邊還有許多關口,如軒轅關、廣成關、大谷關、伊闕關。

自收到二世發來的退兵詔令後,章邯就依照嬴政給的輿圖,將洛陽八關牢牢穩固在秦軍手裡,同時派重兵駐守南陽郡宛城,與洛陽互為犄角之勢。

在嬴政去青丘的這些時日,各路反秦義軍已陸續抵達關外,總人數有五十萬之眾。

這段時間裡,項羽曾多次嘗試破關,包括攻打宛城,但無一收穫,反倒因屢屢受挫,聯軍士氣越來越低迷。

此時的聯軍就如當初韓信所預料,滅秦的激情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被漸漸消磨,齊國那邊甚至提出和秦國劃東西而治,各自退兵的建議。

不過這個意見被項羽以絕對的威勢反駁回去。

自項羽斬殺宋義,奪取楚軍指揮權後,可謂是威震楚國,名聞諸侯,加之他神勇無敵,起義以來未曾一敗,又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各路反秦義軍自願尊他為滅秦聯軍主帥。

此時,各路反秦義軍正齊聚一堂,討論破關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