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哥2008 作品

第263章 大時代的故事

 被這個消息牽動起來的難民達二億左右。俄國援終止及歐洲援助大幅度減少後西線救濟站相繼關閉沒有這個消息人們也要開始流動。而這個恰逢其時的流言一下子給他們指明瞭流動的去向。塔什庫爾幹周圍的二千萬流民離紅其拉甫山口只有一百多公里最先開始行動。聚集在北邊的喀什、疏勒、烏恰一帶和東邊的葉城、莎車一帶的難民也隨即遷移。

 離得比較遠的阿合奇、阿克蘇、烏什、庫車一線的難民意識到自己會落後趕路的度更快、更堅決有的甚至晝夜兼程。然而聚集在更北的伊寧、塔城、阿勒泰一帶的難民卻連半有關歐洲的流言都沒聽到。他們也在被流言所激動但那流言是有關北邊那塊無比遼闊富饒的土地的他們移動起來的雙腳是走向哈薩克走向東西伯利亞。如果當年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官員看到這個現象一定會感嘆早沒想到運用流言也能精確地實現計劃恰如其份地分配難民去向和數量從而大大後悔忽視了這個手段當年才把國家計劃搞得一團糟。

 通往紅其拉甫山口的西疆和南疆公路成了人挨人的長龍。地方公路、土路和路上也全是人。擠不上路的人就在戈壁灘上行走。到處都有抬著薯瓜種植設備的人群。

 大部分是舊式設備非常笨重。長著薯瓜的長塑料管用多輛自行車串聯起來運載極大地牽制了前進度。但薯瓜已經是多數人維持生命的唯一食物不管多重不管那股怪味多麼難以下嚥總比變成路邊猙獰的屍體好一些。當初北京運來這些設備時多數人毫無興趣。隨著援救物資越來越少才圍繞每套設備形成了一個個進行薯瓜生產和分配的社團。

 社團幾乎清一色實行逐級遞選制。因為人們的生命一旦全寄託在薯瓜上誰掌握薯瓜種植技術誰就具有天然權威成為建立社團的當然核心。而隨設備到難民中推廣薯瓜的技術人員全是從“綠色z國大學”及其分校畢業的學員。他們的任務就是在難民中建立逐級遞選制。

 對歐洲接納z國難民的流言他們都不相信但多數並不採取阻止自己社團遷移的舉動因為他們知道再壞也不會比現在更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