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拖延 作品

第二十一章 特別想演

 “又來旁聽啦?”

 “嗯。”楊琦的態度略有些冷淡,雖然對方的確漂亮,可惜沒什麼加成,前世二十年的紙醉金迷,讓他的閥值相當的高。

 自從回來上課,同學對楊琦的態度都有明顯的變化,託了劉師師當時接受採訪的福,上戲,大一,文學系,楊琦這幾個關鍵詞在網上有些動靜,外界倒沒有什麼,但上戲校園裡自然是不同的。

 才大一就搗鼓出了短片,而且還送去釜山電影節參展,評價很不錯,這讓上戲上上下下都刮目相看。

 到十月中旬,《盲鑽》在企鵝視頻上線後,這部短片甚至被導演系的老師放在課堂上仔細分析評述。

 所以,如今想貼上來的比較多,楊琦也不得不高冷一些。

 講臺上的喻蒽泰看了眼,才繼續往下講,心裡有些無奈,上戲的沒落有很多原因,不過生源的確是個大問題,浙江人佔了六成以上,兩個月下來,反而是旁聽的那個最有天賦和潛力。

 從韓國回來之後,正午陽光那邊沒什麼動靜,楊琦也沒有上杆子貼上去,回到學校老老實實的上課,自己的課不一定上,反而經常去蹭表演系的課。

 楊琦心裡有數,真正從文學系裡殺出來的科班生非常少,倒是後來去做槍手或者進體制的比較多……一方面是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需要極高的質量,另一方面是即將全面開啟的ip時代。

 論質量,那不好說,但論話題性,網文肯定比傳統文學強得多,更別說更新速度和數量了。

 再說了,楊琦寫的劇本除了少部分的修改,基本都是抄的,去文學系上課,真的學不到什麼,反而是需要補足表演這方面的系統知識。

 與其他人不同,楊琦有還算豐富的表演經驗,也演過各式各樣的角色,聯繫課本後的感悟自然而然比其他人要多,而且要多得多。

 演員,除非是真正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天才,否則有一個特點,閱歷和演技往往成正比。

 楊琦有過純真時代,有過墮落時代,有過紙醉金迷,有過路邊擺攤,還在橫店混跡,閱歷自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