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57 章





劉據讓人將曲轅犁捧起來,一一解說其構造。




何處為犁鏵,何為犁壁,何為犁盤等等,一共十一個部件,每個部件的用處與設計原理,如何操作,如何使用。娓娓道來,講述詳細。




劉徹眼眸漸深:“也就是說曲轅犁一牛便可牽引,迴轉方便,且可以根據情況調節淺耕與深耕,適用旱田也適用水田?”




劉據微笑:“對。”




大農令睜大眼睛,看向前方兩塊農田:“照殿下這般說,左邊耕地之人用的是尋常木犁,右邊用的是曲轅犁?”




話畢,眾人皆抬眼望去,心中驚駭。自他們走過來這一會兒,此處犁地之情他們是看在眼裡的。




左側推進剛到田中,右側已然走了一個來回。而且明顯可見,左側之人行進吃力,右側之人行進輕便。




大農令心尖顫抖,甚至顧不得同劉徹稟告,一腳踏進農田,直衝兩人而去。




劉據貼心地取出備好的特製高靴筒褲給劉徹套上,父子倆坦然踏入。




眾臣:……行吧,他們沒這待遇,他們懂。




羨慕一秒,大家齊齊步入農田,跟著左右兩邊犁地之人行走,審視、觀察。




走了幾個來回,劉徹眼眸越來越亮,言道:“朕試試。”




看再久終歸不如親身體驗一回。唯有親自試過才能真正瞭解此物的功用。劉據點頭,令手扶曲轅犁的趙過退下,在旁指導。




劉徹有過使用木犁的經驗,沒多久就上手了。走了兩三個來回,心中激盪越甚,剛停下來,就見大農令在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劉徹直接將扶手遞給他。




於是從大農令到籍田令,跟隨而來的朝臣,有興趣的都體驗了一遍。有些本就不懂農桑之事的,也就自覺地不湊這個熱鬧不添麻煩了。




體驗完,大農令激動萬分:“曲轅犁,曲轅犁,曲轅短轅之犁,好,太好了!陛下,此乃農田神器。




“所謂夏耕滅荒,冬耕滅蟲。如今正是冬耕之際,適合深翻土地,以便來年種




()植。此物現今就能派上大用場!陛下,臣以為曲轅犁當迅速製作推廣。”




劉據擺手:“自然是要製作推廣的,不過大農令莫急,咱們今日可不只是為曲轅犁而來。”




大農令一頓,劉徹卻已想到適才旁邊擺放的農具為三個,除曲轅犁與木犁,還有一物,形似木耬,手指過去:“那是你同朕說過的三腳耬嗎?”




劉據點頭,拉著劉徹走到第三塊農田,此地耕牛與三腳耬早已準備妥當,一聲令下,趙過便上前展示。




三溝齊開,三壟並行。




大農令再深吸一口氣:“這……這竟比尋常木耬強這麼多?如此一來,豈非事半功倍?不,不只翻倍,當可三倍,四倍。




“再加上曲轅犁,以往七旬才能犁耕的土地,現在或兩日便能完。兩者配合,能減去許多時間,省出諸多人力。這些時間與人力,若再用於開荒種植,那……那……”




大農令光是想想就興奮得不行,渾身血液翻湧。




劉徹也相當震驚。他早聽劉據說過這些東西,心底略微有底,卻不料效果竟比他想的還要好。




若曲轅犁、三腳耬都有這樣的效果,那剩下的呢?




劉徹目光炙熱:“你所說的龍骨翻車與水轉翻車在哪?”




大農令&百官:還有其他?




劉據扶劉徹走上田埂,將高靴筒褲褪下,在前引領,來到一處水流邊。但見水旁架一“巨物”,一頭靠岸,一頭在水中。




岸頭設一橫架。兩個稚童雙手攀著橫架,雙腳蹬著腳踏。水流沿“巨物”水槽緩緩上湧,流入岸邊。




大農令:!!!




水往高處流,這東西竟然能做到水往高處流!




劉徹看著兩個孩童:“這是龍骨翻車?單靠孩童腳踩就能使用?”




“對。正是龍骨翻車。可腳踏可手搖,採用槓桿原理,能省許多力氣,不論壯漢婦人,亦或孩童老嫗,都能使用。




“提取上來的水不但可以灌溉農田,還可用水桶接取,以作生活所需。如此就不必日日下去肩挑取水了。”




劉徹點頭,神色閃動:“若龍骨翻車都有這等作用,那你所說的水轉翻車是否更甚?”




“父皇隨我來。”




劉據大手一揮,繼續引領前行,走了約莫一里路程,看到另一處水源。此地水位比之前更低,水流也較為湍急。




水岸之物更為巨大,一部分與方才的龍骨翻車有些形似,但卻又多了好幾個巨大的輪盤結構。岸上部分還設有牽引杆,牽引杆另一端連接石磨。




眾人滿面疑惑:這是什麼意思?不是說水轉翻車也是提水的嗎?




劉據朝公輸慶看了一眼,公輸慶上前撤掉機括鎖,翻車開始運行。臥輪帶動豎輪轉動,豎輪再帶動刮板水流往上,成功實現水從低往高走。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牽引杆也緩緩動作,石磨自行轉圈。




眾人:!!!




沒有人,石磨居然自己推了起來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有人驚駭不定(),左看右看?()?[(),連水下都瞧了好幾眼,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無人。但石磨偏偏動了。




“這……這怎麼會……”




大家只覺喉頭髮緊,到底是妖術還是仙術?




不,這是太子殿下弄出來的。太子殿下怎會是妖術呢,仙術,必定是仙術啊!




當然也有人聰明地猜出關竅,譬如大農令與少府寺卿。




二人異口同聲:“是水力!是借用的水力!”




大農令雙唇顫抖:“借用水力往高處取水,不必人力腳踏或手搖便罷了,竟還能同時用於推磨?”




劉據點頭:“不錯。正是水力。與剛才的龍骨翻車不同,二者各有利弊。




“龍骨翻車大多低位水域都可用,但水流與岸的高度不能相差太大。她勝在便利,製作安裝也相對簡單,並不麻煩。




“水轉翻車需在岸邊水流處挖溝設渠,製作安裝相對複雜,唯有在水流湍急處可用,水流平緩則無法借力。但可改為畜力人力。




“它還有個最大的優點,若水勢適宜,除提水外,還能連接石磨或石舂,用於推磨和舂米。只需水流水力在,就能日夜不停。”




日夜不停……




日夜不停!




大農令身子一晃,差點摔倒在地。是驚的,也是喜的。




劉徹亦難掩心神震盪,喃喃道:“曲轅犁,三腳耬,龍骨翻車,水轉翻車……”




犁耕,播種,灌溉全部囊括,甚至還能兼顧了推磨舂米。




神物,真乃神物也。不愧是仙境的東西,唯有仙境才有這般神奇的東西啊。




劉徹兩頰抖動著,嘴角上揚,上揚,再上揚。




他低頭看向劉據,激動、寵溺、興奮、雀躍,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好似劉據周身有光圈環繞,令他雙眼迷離。




這是他兒子,他兒子!他劉徹的!




有子如此,何愁我朝不興!




眾臣子們更迷離。他們雖不知劉據的“奇遇”,沒有劉徹的“腦補”,但前有指南針、馬具、望遠鏡、玻璃等,現有曲轅犁、龍骨翻車、水轉翻車……




一樁樁一件件,哪樣不神奇?就算有些並非太子殿下一己之功,還有柏山等各位匠人的努力,但若無殿下構建的框架與給予的巧思方向,他人如何能成!




所以歸根結底,這些神器能夠出世的關鍵還在殿下啊!




眾人看向劉據,竟神奇地如劉徹一樣,好似其頭頂有光圈暈染,渾身散發著耀眼的光亮,令他們渾身血液開始沸騰,胸中激情澎湃。




這哪裡是神童麒麟子,這分明是天上的仙童,是下凡來助大漢如日方升,物阜民豐的。




本朝得有這等太子,何愁大漢不強!




感受著所有人灼灼目光與熾烈熱忱的劉據:……???




你們眼神為何如此奇奇怪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