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孟崢的夢想

雖然入職前三天沒有開張,但董老耐得住性子,並不著急,沒病人他就給自己找其他事做嘛。




只是他坐得住,姚林卻有些坐不住。




他請董老來衛生所坐鎮,一是為了明年軍區醫院開張做準備,二是希望有老中醫在,其他年輕的醫生能跟著學一學,三也是最重要的,他想盡可能地解決駐地軍人看病難的問題。




這三點,一時間還早,暫時不考慮,二因為董老拒絕收徒,同樣擱置,目前能開展的只有三。




卻不想部隊裡那些軍人早已習慣找相熟的醫生,沒人來掛董老的號,這可真是夠讓人無奈的。




姚林不是個喜歡坐以待斃的人,瞭解情況後,直接找了窗口掛號的工作人員,交代她們除非複診,其他掛中醫號的,優先安排到董老手下。




於是董老入職第四天,終於迎來了第一名病人。




對方早上起來就開始拉肚子,吃過早飯後情況更嚴重,跑了三四趟廁所,被送到衛生所時唇色都白了。




董老看過後,確診是急性胃腸炎,治療方式有兩大類,一是施針,二是喝藥,前者見效快,但也需要配合中藥調理。




這時候知道針灸的人不少,但扎過針的人並不多,畢竟會針灸且敢施針的中醫實在是太少了。




就像衛生所裡另外兩名中醫,他們在學校都學過相關課程,可在衛生所待了好幾年,沒人敢給人施針。




別說針灸,就連按摩他們平時也只敢治一下訓練扭傷,而醫術高超的老中醫,針灸配合按摩,能在半小時內讓因腰椎間盤突出而起不來的人重新站起來。




這名患者就是隻聽說過針灸,卻沒親眼見過,所以一聽要扎針,頓時苦了臉問:“我能只喝藥嗎?”




“可以,見效稍微慢一點。”




因為拉得快虛脫,患者坐著都覺得兩條腿在打顫,捂著彎腰半趴在辦公桌上,仰頭看著董老問:“慢的話是多久?”




“止瀉半天,再喝兩三天清粥差不多。”




患者又問:“那扎針呢?”




“扎針止住腹瀉,配合中藥調理,飲食清淡也有兩三天康復。”




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雖然急性胃腸炎不算什麼大病,但患者早已做好了養幾天的準備,他只希望能儘快止住腹瀉。




聽到董老這麼說,心裡天平頓時倒向施針,他怎麼說都是軍人,哪怕當兵時間短,沒有正式上過戰場,可訓練磕磕碰碰的時候多了去了,其實也沒那麼怕痛。




想到這裡患者說道:“那……我扎針吧。”




董老點頭,讓葉敏去準備針灸用具,同時讓患者躺到診室一旁擺著的病床上。




董老出身中醫世家,祖上傳下來的除了醫術,還有中醫相關書籍,以及一套金針。過去幾十年裡,董老救人從未藏私,針灸時用的一直都是祖傳的那套針。




但他沒想到,在他被扣帽子後,過去救人的用具會成為他的罪證,那些醫書、那套金針




,都被紅袖章收繳,或燒燬,或折斷了。()




下放到雲省時,除了兩身舊衣服,他身上再無其他。




?本作者流煙蘿提醒您《七零之彈幕說我是假千金她親媽》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因此,葉敏找出來的針灸針並不是董老過去常用的,而是他答應入職衛生所後,姚林想辦法弄來的鋼針。




鋼針很細,尖頭鋒利,拿在手上便自己晃動起來。




董老拿出針,低頭看了許久,最終閉上眼睛,深吸口氣再吐出,睜開眼準備開始。但他剛有動作,就聽到患者說道:“等等!”




“怎麼?”




患者輕咳兩聲,低著頭指了指葉敏,輕咳兩聲問:“她不出去嗎?”




葉敏當然不想出去,她想留在董老身邊工作,就是為了偷……咳咳,學習,這麼好的觀摩機會,她怎麼可能放棄,便擺手說:“沒關係,我不介意。”




你不介意我介意啊!




病床上的年輕患者心想,可他話沒說出口,就聽到董老表情嚴肅道:“行了,醫者眼中無男女,何況又沒讓你脫衣服,一個大男人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患者聞言鬆了口氣,但這口氣還沒吐出來,便又聽到董老說:“皮帶解開,褲子往下拉。”




患者聞言不但沒解開皮帶,還把褲子按緊了點:“不、不是不用脫褲子嗎?”




董老沒好氣地問:“我讓你解褲子了嗎?沒聽到我說褲子往下拉?”




患者哦哦兩聲,動作慢吞吞地解開皮帶和釦子,將褲子往下拉了點問:“這樣行嗎?”




董老見了沒說話,直接上手把他褲子又往下拉了點,停在臍下兩寸的位置說:“按住!”




因為褲子猝不及防被拉了下去,年輕患者人都懵了,聽到董老的話沒多想,就伸手過去按住了褲腰。




董老也沒多說話,直接開始扎針。




先足三里,再內關、氣海,他施針的手法很乾脆,針紮下去轉動時又很輕柔,期間不忘詢問年輕患者什麼感覺。




三針過後見效果不夠,董老又將針紮在他肚臍右側兩寸的天樞穴上。




備穴扎完,患者感覺好了很多,董老就沒再用艾灸,直接收針讓他穿好衣服,開兩貼藥讓他去藥房拿藥。




開好藥方,病人走後董老看向一旁抱著筆記本寫寫畫畫的葉敏問:“你在記什麼?”




葉敏聞言沒有遮掩,直接將筆記本遞給董老說道:“雖然前期統計藥材用量的工作已經完成,但我覺得這個辦法挺好,可以長期進行,這樣所裡可以根據前一個月的藥材用量,靈活採購藥材,減少浪費的問題,所以自作主張,把剛才患者的情況和您開的藥方都記錄了下來。”




說到這裡她頓了頓:“您放心,施針過程我沒有記。”




董老看完葉敏的記錄過程,心裡有些訝異,雖然接診過程不長,但從患者進入診室到他離開,也有二十多分鐘。




而葉敏不但能記得他二十分鐘前的問診內容和得出的結果,還能用簡潔明瞭的話概括下來,可見她不但記性好,中醫基礎還不差。




如果他……




()打住!董老制止自己思考下去,將筆記本還給葉敏,輕哼一聲說:“針灸不是看幾眼就能學會的,你記下來也沒事。”




董老的話葉敏當然懂,如果針灸那麼簡單,衛生所裡其他兩名正經醫科大學畢業的醫生,怎麼會連嘗試都不敢。




但記一記又不費事,萬一以後她能打動董老,讓他願意收她為徒呢。




葉敏做著美夢,笑眯眯道:“既然您這麼說,那我把施針過程也記下來了?”




“嗯。”




……




董老是有真本事的人,開張不到三天,就有人主動掛他的號,一週過去,掛號找他看病的人開始排隊。




葉敏跟著忙碌起來,記錄數據開始變得不那麼及時,只能見縫插針地做,有時候還得拖到午休或者晚上下班才能完成。




好在她記性不錯,根據上班間隙記錄的名字和些許細節,過幾個小時也能大致還原診治過程中的交談,再從中提煉出重點信息,記錄到筆記本上。




偶爾也有想不起來的,但她家裡醫術多,翻出來看一看,總能找回記憶。




這些數據,葉敏一週給董老看一次。




董老第一次看的時候沒太大反應,因為那一週掛他號的病人不多,葉敏可以趁接診間隙完成記錄工作,時間差不會超過半小時。




而他早在接診第一個病人時,就知道了葉敏有這本事,再看自然不覺得意外。




但第二次翻看葉敏的筆記本時,他越看越剋制不住吃驚,因為這一週他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他注意過,上班期間她沒多少動筆的機會。




也就是說,這些筆記大多是葉敏在下班後完成的。




一週六天,他接診了五十名病人,算下來一天至少要接診八個病人。人多了,接收到的信息就會亂,很多醫生護士幹久了,人就麻木了,別提讓他們複述一天接診了哪些病人,都開了什麼藥,就是問一天接診了多少人,他們都不一定能想起來。




可葉敏不但記得給每個人開的藥方,還能記得給每個人的症狀,而且有些病人的後面,她會附上自己的想法。




董老邊看筆記,邊忍不住嘆息,如果他早幾年遇到葉敏,肯定會收她為徒,但現在……董老搖頭,翻著筆記本問:“做完記錄後,回頭翻看過嗎?”




葉敏聞言,低頭訕訕地摸了摸鼻子,老實說道:“我有時間就會看。”




說完小心翼翼地瞄了眼董老的臉色,但他臉上看不出喜怒,直到將筆記本還給她,也什麼都沒說。




葉敏和董□□事已經有半個月時間,大致上摸清楚了他的脾氣,見他不說話,就知道他肯定不反對她偷師。




也是,如果董老真是那麼小氣的人,施針時就不可能同意她在旁邊看。




他不願意收徒,也不是因為想要藏私,而是被以前徒弟傷的太深,不想再另一個人身上傾注心血,更不想用心良苦被人棄之如敝履。




想到這裡,葉敏膽子大了些,說道:“其實翻看筆記的時候




,有幾個地方我一直不太懂,您能替我解解惑嗎?”




董老眉毛微皺,嫌棄問道:“這些病又不復雜,你看不懂?”




葉敏沒有為自己找藉口,直接拿起筆記本,翻到自己疑惑的地方指給董老看:“像這裡,我翻看過醫書,但是書上寫的幾種藥方,跟您最終開的方子並不相同。”




看到葉敏指的內容,董老臉色緩和了些,言簡意賅地跟她說起緣由。葉敏邊聽邊點頭,等他解釋完再不動聲色發出驚歎“原來是這樣”,或者一臉崇拜地問“您怎麼想到的”。




董老是人,也有虛榮心,被葉敏捧得有些飄飄然,不知不覺就解釋完了她不懂的那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