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元旦

直到第二天中午,葉敏才從梁娟口中,得知柴桂紅生下女兒的事。




“她年紀大了,本來就不好生,又是沒到月份,摔倒引起的早產,這一胎生得可不容易,昨天上午發動,今天凌晨才把孩子生下來。”梁娟端著飯碗,邊吃邊說。




葉敏家裡中午不開火,吃食堂能省做飯時間,這會連碗筷都洗乾淨了。要不是梁娟過來找她說話,她該回房間午睡了。




聽到這裡她問到:“她們母女身體怎麼樣?”




“柴桂紅人還好,人壯實,底子是有的,就是沒奶,”梁娟搖頭說道,“她閨女生出來本來就瘦小,又喝不上母乳,不知道會怎麼樣。”




“那她今天喝的什麼?他們準備了高幹粉?”




梁娟覺得葉敏太天真:“他們哪捨得花這個錢?小丫頭今天喝的奶還是李主任找同病房的產婦幫著喂的,吃了上一頓,下一頓就沒著落,還高幹粉,小丫頭以後能有麥乳精吃喝就不錯了。”




想到上午去探望柴桂紅時,她躺在病床上都不願意多看女兒一眼的模樣,梁娟嘆氣說:“她這胎要是兒子可能還好些,偏偏是個女兒,本來就是意外來的孩子,又出了難產這種事,以後在家裡可怎麼過?我看柴桂紅不太喜歡這個孩子。”




葉敏對此並不意外,她第一次把出柴桂紅懷孕時,柴桂紅就不太高興。後來更是找她諮詢過打胎的事,她說這事不歸自己負責,讓柴桂紅去婦產科,柴桂紅才顯出猶豫,回去考慮後打消了這個念頭。




早在那時候,葉敏就預料到了這個孩子出生後,可能會不討父母喜歡。




也是因為這件事,她才會想辦法促成宣講會,這個孩子已經託生到了柴桂紅肚子裡,她幫不了對方更多,但她希望這樣不受父母期待的孩子能少一些。




至今婦聯已經辦過不下十次宣講會,效果也很顯著,以前大院裡願意領計生用品的軍嫂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現在每個月都有幾十人定期去婦聯領取計生用品。




雖然用過的計生用品,都會被大家以焚燒、扔進茅坑等方式毀屍滅跡,但情況確實在往好的方向轉變。




只是這個孩子的處境,確實比她當初預想的要更糟糕。




葉敏問道:“那他們後面打算給孩子喂什麼?米糊?孩子剛出生,還是早產,喂米糊行嗎?”




“李主任應該會給王營長做工作吧?其實他們家孩子雖然多,但日子也沒難到那程度,咬咬牙買高幹粉的錢也能湊出來。”就是不知道當家長的願不願意湊。




後半句話梁娟沒說出口,琢磨著道:“或者讓柴桂紅想想辦法催催奶,總不能讓孩子餓死。”




說到底,孩子過得好不好還要看父母,外人同情心再氾濫也只能看著乾著急。




葉敏思索著問:“王營長回來了嗎?”




“昨天下午就回來了。”




“這事他有沒有說什麼?”




梁娟想了想搖頭:“他昨晚一宿沒睡,我上午去的時候他回家睡覺




了,沒見到。”




“問問他吧,柴桂紅懷孕的時候他萬事不管,摔倒的時候他也不在,總不能孩子都出生了,他還撒手不管吧?”




“也是條路子,我下午問問李主任吧,”梁娟皺著眉說,“孩子怎麼養,今天總得拿出個章程來,王營長他們一家既然在大院裡住著,我們婦聯就不能看著他們苛待孩子。”




“嗯。”




……




婦聯出面還是有用,在李主任的干預下,柴桂紅夫妻拿出存款買了兩桶高幹粉,打算先把這一個月對付過去。




後面柴桂紅奶水再少,擠擠也總會有,跟米糊混著吃,營養可能跟不上,但總不至於把孩子餓死。




這事有了章程,葉敏就沒再多打聽了。




不過柴桂紅出院後,她還是按照大院慣例,提了包紅糖,和梁娟、錢曉雲一起過去探望了一回。




那是柴桂紅產後第四天,其實她這種情況,在醫院多住幾天也行。只是軍屬生孩子雖然能報銷,但想一分錢不花是不可能的,柴桂紅心疼錢,剛能下地走動就回家了。




因為在坐月子,葉敏幾人過去的時候,柴桂紅房間前後窗戶都關得嚴嚴實實的。




她隨軍到部隊已經七八年,只搬進來前用部隊給的補貼修理過房屋,後面再沒管過。主臥前後窗戶上鑲嵌的玻璃碎了好幾塊,因為怕漏風,被她用硬紙殼擋住。




所以外面雖然大太陽,但柴桂紅房間裡的光線卻不太好,很昏暗。




但收拾得還算乾淨,東西都被擺放得整整齊齊,倒是柴桂紅自己的狀態看著不太好,臉色蠟黃,沒什麼精神氣。




孩子也是這樣,被裹在破舊的襁褓裡,頭上戴的帽子估計也是別人給的,打上了補丁。這些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因為早產,體重有些不足,看著瘦瘦巴巴的,很可憐。




但沒有人當著柴桂紅的面說孩子可憐,專挑著小姑娘五官的優點來誇,又說中年得女是夫妻,旁敲側擊地勸她好好對待孩子。




柴桂紅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聽了只淡淡點頭,並不表態。




她對葉敏和梁娟倒是挺熱情,笑著對她們說:“那天真是謝謝你們了,如果沒有你們,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來。”




梁娟佯裝生氣說道:“你在坐月子,可不興說這種喪氣話。”




葉敏則說:“大家都是鄰居,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你好好養身體,別想太多。”




柴桂紅應道:“哎!”




幾人聊了會,梁娟抬頭看看四周,想起來問:“王營長不在家?”




“他去軍營了。”柴桂紅回答說。




“他沒請假?”




“就請了幾天,今天把我接回來就去部隊了,”柴桂紅說道,“也好,家裡現在多了個孩子,各方面開支都要增加,他工作好了,家裡負擔也能小點。”




其實幾天假並不耽誤什麼,當兵都是有年假的,每年差不多有一個月時間,可以攢著過年一起休,也可以拆分來休。




柴桂紅和王傑老家離得遠,自她帶著孩子來隨軍後,兩三年不回是常有的事,不缺這十天半個月的假。




但柴桂紅都替王傑找補了,她們再說這些難免有挑撥離間的嫌疑,便附和說道:“也是。()”




因為下午要上班,三人沒在王家待太久,二十分鐘不到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