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樂坊 作品

第3章 三年不中

 城東一座二層酒肆,一樓大堂供應酒食,二樓提供住宿,此時考完第一場的李有田正和父親二人坐在房間裡,桌子上擺了一碟油渣菘菜,一小碟拉各絲,油亮亮紅通通的辣椒糊倒在灰褐色的鹹菜絲上,令人直吞口水。

 桌子旁有個火盆,裡面暗紅色的炭火燒的旺旺的,火盆上坐著一個茶壺,壺嘴正冒著白色水汽,火盆排煙筒被燎的漆黑,彎彎繞繞通往屋外。

 父子倆藉著火盆將饃烤的鬆軟,就著熱茶,一口饃一口菜吃的那叫一個歡。

 房間不大,全木結構,約莫十五平方,僅有一張單人床,一套桌椅傢俱,外加一個炭火盆,就這要了李大根80文一天!

 要說平時,這種狹小破舊的酒肆也就五六十文,奈何趕上童子試,家家都漲價,還不帶還價的。

 可把李有田心疼壞了,莊稼人一年到頭一季水田一畝地收個六七石,舂成米也就不到三石,一石四百文上下。旱田一年兩季,麥子三百文一石,一畝地兩石。

 李有田家十畝水田六畝旱地,全年收成全賣了約莫一萬九千文,不到二十貫。

 莊稼人要留足口糧,誰家要是花錢去城裡買精米精面吃,是失了瘋的,會被全村人恥笑。

 再加上丁稅、畝稅、徭役折錢、禮尚往來、油鹽醬醋...也就是這兩年收成好,一年還能積攢個七八貫,自從李有田奶奶走後,總算有了點微薄的家底。

 李大根倒是眉頭都不皺一下,只說了句“窮家富路”便爽快交錢定下十天,並與店家約定後期續住必須保證房間還在。

 今天是縣試首場結束後的第三天,吃過早飯,父子倆早早就來到縣學考棚外,等著衙役粘貼通過考試的學子名單。

 一連等到中午也沒動靜,李大根便帶著兒子來到縣學不遠處的一家酒肆,點上一盆雜魚,就著熱茶烤饃邊吃邊等。

 谷陽縣河網密佈,河魚蝦蟹不缺,這一餐要了25文,倒也能接受。

 此刻正是飯點,大堂擺了四五桌,都上了人,看裝束大都是讀書人,年紀約莫十七八歲,也有中年人,大概也是送考。

 李有田的年紀最小,九歲的他坐在大板凳上,雙腳還夠不著地面,別人見他頭戴粗布方巾,身上厚棉衣外套著長衫,便知也是來參加縣試的。

 吃了一會,隔壁桌起身走來一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此人唇紅齒白,身姿姚挑,舉著酒杯對著李有田一攏手,“見過小友,在下陸慶華。”

 李有田略一錯愕,連忙起身有模有樣行禮,“陸兄謬讚,在下李有田,只是一介白衣罷了。”說著作勢請人入座。

 見他年紀小卻已有讀書人做派,大堂裡便傳來善意的笑聲。

 黃慶華也不客氣,尋了一條幹淨的凳子,撩起身上錦袍便坐了下來,還讓人把自己桌上的酒菜端過來。

 “哈哈哈,我比你年長,稱一聲陸兄倒也不為過。”

 “實不相瞞,為兄還是第一次在谷陽縣見著兄弟這般年歲的讀書人參加縣試,兄弟可滿一輪?”

 陸慶華顯然是個自來熟,倒是借他口,問出了酒肆裡其他人的好奇。

 李有田將雜魚挪到自己目前,笑道:“兄弟今年不到十歲,縣試倒是第一次參加,漲漲見識。”

 其他人點點頭,不到十歲的年紀,考秀才確實小了點,積累經驗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