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怕涼 作品

第205章 208馬周學種地

 大唐還用的是用插秧的方法。不過姬雲換了一種方法:拋秧。

 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把還沒完全成秧的種子拋在田裡;另一種情況是已經長成秧苗,在長得不高的時候就把它拋在田裡。與插秧不同,它是直接用手拋在田裡,比插秧更省時,更輕快些

 因為種子少,一畝地足夠用。姬雲等到四片葉子的時候,開始拋秧

 拋秧時,田裡的水不能太多,以薄皮水為佳。水深了,秧苗容易浮起來,水淺了,秧苗又直立不起來,東倒西歪

 拋秧需要更多的肥,因為拋秧有的地方比較稀,需要肥多,秧苗才能長得粗。但是,大唐沒有化肥。不考慮那問題

 拋秧除

了懶省事之外,這方法活下來的都屬耐克的。存活率高

 早稻的生長期大約90~120天,由於地理原因,姬雲手裡的稻種只要130-140天成熟可以收穫,那就成了

 長江村靠著水,會捕魚,詢問下才知道大唐的稻田種稻時裡是不養魚的。然後他整了魚籠抓了些小魚,養在河裡。

 由於姬雲是讓秧苗成排長壠上的,所以兩側挖深,把田外部加高,內部開挖環田魚溝,田塊再開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魚溝,魚溝深30公分,寬40公分,同時在靠近進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個深一米,面積約3-5平方米大的魚坑,以備魚棲息

 地挨著河邊,用打穿的竹筒引活水入田。

 水稻田養魚可以提高糧食的產量,魚的排洩物作為水稻營養物在水稻田裡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長條件,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促進有效的增加和結實率的提高,從而使稻穀增產,一般可增產一成左右,最高也可增長四成。

 馬周全程參與,姬雲手把手教導,但是馬周絕不知道姬雲要再次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