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 作品

第.178章 凱.旋迴京

 李老爺子等人陷入沉思。

 季宇寧知道這個年代的人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都很慎重。

 他接著說。

 “我覺得未來的體育發展必然是走產業化和職業化的道路。社會資源和優秀運動員會越來越集中在那些形成產業化乃至職業化的體育項目上。

 這些項目的水平會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高。會帶動整個體育的發展。

 以後奧運會也會放開對職業運動員的限制,我估計用不了兩屆奧運會就會放開的。

 我們從50年代開始,一直是在幾乎所有的體育項目上追趕別人,而追趕別人付出的代價太大,我希望未來華夏的所有一切,都是別人來追趕我們,而不是我們去追趕別人。

 未來國與國的競爭,很多都體現在體育方面。體育的投入將越來越大。

 培養一個運動員的花費是很大的。我記得80年的時候我參加了希望杯,後來被京城足球隊郭教練看上了,他當時先了解我的情況,他覺得直接跟我家裡說或者跟學校說夠嗆,所以他是先私下找的我。我說我父母不會同意我進體工隊的,結果蕞後我跟郭教練商量的是我算編外,不算正式入隊,就是跟著訓練,我那時候每週還要去兩個音樂學院去進修,所以每週是在京城足球隊的梯隊訓練兩次。

 由於我是編外,我也不願意佔公家的便宜,所有的裝備,都是我自己來買的,包括訓練裝備,比賽裝備,還有營養什麼的,我記得訓練一個多月,我大概花了幾百塊錢。我那時候寫了兩首歌,唱片社給了我幾百塊錢,另外學校還獎勵了我200塊錢,還有糧票布票什麼的,這些我母親都讓我自己留著。去音樂學院沒花多少錢,反而是在足球隊梯隊訓練,差不多花了幾百塊錢,主要是裝備貴,我去買的裝備還都挺好的。

 所以我那時候就想,國家培養一個運動員,花費是真大,這還是80年的幾百塊錢。而且各國運動員的培養都是一種金字塔型的,只有金字塔尖的才是成才的,還有大量沒有成才的。

 如果全部都是靠國家撥款,恐怕像北美這樣有錢的國家都受不了。他們的運動員培養,基本上都是運動員自己掏錢。

 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在某些項目上進行一些嘗試,像足球,像網球,像籃球,我們都可以試一下。

 足球我們可以嘗試一下,向歐洲的五大聯賽轉會。讓我們的優秀運動員有一個比國內競賽環境更高的平臺。

 網球運動員花費恐怕比足球還要高,因為網球往往是培養一個頂尖的網球運動員,花費並不比一支足球隊少。我們可以跟運動員籤協議,讓他們單飛,他們去打職業網球比賽,他的團隊的費用由他來承擔,另外他的獎金也要給培養他的國家一部分,這些是合理的,也是公平的。

 籃球這幾年北美的職業籃球開展的很好,運動員的收入很高。我們的年輕的一些籃球運動,也可以通過選秀進入到北美的職業籃球比賽。

 運動員我覺得其實更向往這樣,因為他們畢竟是要吃體育這碗飯的。與其堵,不如疏。可以用協議,用一種公平的合理的內容來約束雙方的權利義務,國家作為培養方也可以收回一些投入。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