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 作品

第353章 預警

 8月13日,洛杉磯奧運會閉幕式的第二天,華夏奧運代表團踏上了回國的包機。

 季宇寧坐在頭等艙,和李老爺子,何老爺子坐在一起。

 “韓國這次真成了全世界的焦點了,昨天上午,5個大型場館的坍塌,把奧委會的人都嚇了一跳。”

 說話的是何老爺子,他是目前華夏唯一的國際奧委會委員。

 韓國體育館的事故,現在已經基本上排除了人為的破壞,那麼只剩下設計的問題和工程的質量了。

 “這個國家,這幾年還是法治缺失,所以出現什麼樣的駭人聽聞的事情都很正常。”

 季宇寧一臉鄭重的點頭道。

 這事兒就是他乾的。

 他在晚上利用空間把那些大型體育場館承重柱裡面的鋼筋都減少了一大半。

 當沉重柱樑的靜負荷達到極限的時候,他再通過空間進行外力施壓,這就是動負荷無法承受了,所以那些建築物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瞬間就坍塌了。

 “今天早上這個報紙上,根據路特社的報道,他們在韓國的記者是根據不願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的披露,說在整個韓國,只有不到3的建築是安全的。超過九成七的建築,要麼需要推倒重修,要麼需要大修。

 韓國的建築,財團的老闆可以隨意修改建築用途和結構,他們可以公然違法改建,而建築施工公司往往就是財團下屬公司,他們也可以肆無忌憚的偷工減料。

 而相關主管部門,全都是置若罔聞。”

 季宇寧的話裡帶著些幸災樂禍,卻是讓對面的李老爺子若有所思。

 前世1995年,漢城的那個人類歷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建築物坍塌事故之後,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建築物引起了韓國人普遍的恐慌和質疑。

 政府對全國所有建築物進行了安全評估,結果令人毛骨悚然,大為震驚。

 全國約14的高層建築需要推倒重建,80的建築都要大修,整個韓國,只有2的建築是安全的。

 “這個法國記者在這篇報道中說的很有意思,他說所謂那個漢江的奇蹟,實際上就是那樣的建築物居然還能夠硬挺著不塌下來,這就是奇蹟。

 所以啊,老爺子我們未來幾年還要去那裡參加亞運會和奧運會,還真是讓人頭疼啊。

 這半夜樓塌了可咋辦呀?

 那個國家的人我感覺就是不太正常,你看我去年寫的那本顏值經濟學,其他國家看完了沒事兒,只有這個國家的人看完了,立刻拿起刀就往臉上招呼,而且是整個國家都在臉上動刀,這太不可思議了。”

 1981年,韓國獲得了1986年亞運會和198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韓國是第一個在2年之內連續舉辦亞運會和奧運會的國家。

 韓國政府是從1977年開始大規模興建體育場館,至1984年先後竣工,歷時7年,投入的資金高達30億美元,創下歷屆奧運會及亞運會興建場館的最高紀錄。

 季宇寧可是知道,前世那個國家主辦的未來兩年後的亞運會,以及四年後的奧運會,可以說都是臭名昭著的。

 他覺得以韓國人在體育道德上沒有底線的程度,4年後在漢城,他一定會被東道主刻意針對,甚至也許他的安全都有可能受到一些威脅。

 這一世,季宇寧是不想讓這個國家再主辦這兩屆運動會的。

 所以他準備幫著這個國家,把他們的危房以及違章建築全都拆除了。當然是單方面的強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