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動的帆 作品

第113章 不教功法,只教感悟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有的認為主人公是出於善良,有的認為他是為了追求自由。林平安並不急於給出答案,而是鼓勵孩子們放飛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詮釋故事。 

 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孩子們逐漸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命。他們不再被固定的功法和規則所束縛,而是敢於想象、敢於創新。而林平安也深知,這些孩子們在未來的修仙之路上,將會因為他們的感悟和想象而走得更遠、更穩。 

 這樣的教育理念在修仙界確實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修士們紛紛議論,有人贊同林平安的做法,認為修仙之道本就應該注重感悟和理解;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他們堅信功法才是修仙的基石,沒有功法的支撐,孩子們難以在修仙之路上有所成就。 

 在一次宗門聚會上,這個話題再次被提及。一位長老忍不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林平安這般做法,豈不是誤人子弟?修仙之道,功法為重,豈能只憑感悟?” 

 話音剛落,另一位長老便站了出來:“此言差矣!功法固然重要,但感悟才是修仙之根本。林平安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在幼兒園階段重點培養孩子們的感悟能力。” 

 這時,一個年輕的修士也加入了討論:“我贊同林前輩的做法。修仙之路漫長而艱辛,如果沒有對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只憑功法堆砌,恐怕難以走得更遠。” 

 反對者不甘示弱:“你們這些年輕人懂什麼?沒有功法的支撐,再深刻的感悟也只是空中樓閣!林平安這是在拿孩子們的未來做實驗!” 

 正當雙方爭論不休之際,林平安本人走進了聚會室。他環視了一圈在場的人,微笑著說:“感謝大家對我的教育理念如此關注。我知道,我的做法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和質疑。 

 但我想說的是,修仙之道並非一成不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在快樂中成長,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悟和理解修仙之道。 

 至於功法,當他們有了足夠的感悟和理解後,再去學習也不遲。” 

 林平安的話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儘管林平安的幼兒園以感悟教育為主,並不直接教授孩子們功法,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們對孩子們的修仙之路毫無準備。相反,許多家長都早早地開始了“功法預備戰”。 

 這些家長深知修仙界的競爭激烈,他們擔心孩子們在幼兒園階段落後於人,因此會在家中或請私人教師為孩子們提供功法方面的啟蒙教育。有的家長甚至會不惜重金,為孩子們購買珍稀的修煉資源,以期望他們在未來的修仙之路上能夠佔得先機。 

 然而,這些家長的做法並沒有得到林平安的認同。他認為,孩子們在幼兒階段應該更多地享受童年時光,通過遊戲、觀察、體驗等方式去感受世界的奧妙和生命的真諦。過早地接觸複雜的功法和激烈的競爭,很可能會讓孩子們失去對修仙之道的真正熱愛和興趣。 

 為了與家長們溝通這一教育理念,林平安經常會在幼兒園舉辦家長會,與家長們面對面交流。他會向家長們解釋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並強調感悟教育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他也會傾聽家長們的擔憂和期望,試圖找到一種更加平衡和適合孩子們的教育方式。 

 雖然家長們的“功法預備戰”在林平安的幼兒園外依然打得如火如荼,但在幼兒園內,孩子們卻依然在快樂地玩耍、學習、感悟。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