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師兄幸星海

 東紹省。 

 天網市。 

 中心研究院。 

 “……第179次失敗。目前最大的難點依舊在於,我們無法確保上傳意識之後的自主性和連續性, 

 “老師使用的方法是借鑑分形理論,設計一種自相似的意識數據結構,使其能夠在不同的複雜度層次上實現自我組織和演化,但這麼多次實驗下來,大家也看到了結果。” 

 已經45歲的幸星海穿著白襯衫,黑色西褲,外面罩著一件實驗室的白大褂。 

 他站在桌邊,天生的微笑唇使他看起來平易近人,但又給人一種矛盾的嚴厲。 

 “大師兄,”旁邊女孩歪了歪頭,“我們完全復刻了老師的上傳過程,理論、數據、時間、天氣,甚至連當天的日曆顯示的‘宜忌’都完全一致,可意識上傳的死亡率依舊是百分百。” 

 幸星海糾正道:“是99.99%。” 

 女孩撇了撇嘴,“總之,所有條件完全一致,而我們再也無法復現結果,我有點懷疑……” 

 “不一致的。” 

 這時,另一個青年出聲打斷,“最大的區別在於,實驗體不一樣。” 

 他是一位哲學系高級科學家,名叫林哲。 

 林哲淡淡開口,“我們的老師,是一位志向崇高的科學家,能夠為科學而獻身。而其他實驗體,都是一群死囚。” 

 大師兄幸星海看向他,不知想到了什麼,眼中閃過一絲不贊同。 

 林哲當沒看見,他繼續說: 

 “從意識的本質上來說,意識,並非只是簡單的信息,而是一種複雜的、動態的、主觀的存在,它與個體的生命歷程、情感記憶、價值觀念等緊密相連。 

 “老師與死囚的區別在於:對於老師來說,意識上傳是延續生命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與探尋更高科技層次的途徑;然而對於死囚來說,他們只把這當成了苟延殘喘的機會。 

 “而意識上傳涉及將一個人的思維、記憶和個性轉移到另一種介質,這個過程中,原始意識的“連續性”——即個體感知自身一致性和身份延續的特性——將難以保持。 

 “從哲學上來說,上傳之後的意識究竟是不是同一個意識?一旦否認這一點,實驗體可能會崩潰,除非這個人具備強大的元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