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初到江州

 謝舒兒回到馬車的時候,人都是懵懂的。 

 女子也能習武認字? 

 不知何時,男子的口中總會說句‘女子無才便是德’! 

 後宅的女子,家中延請女夫子,教的是禮儀規矩,持家相夫教子。 

 尋常百姓家中的女子,連這些都不曾有機會學,出生只為嫁人。 

 當真能與男子一般,騎馬射箭,習文斷字不成? 

 為何不可呢? 

 一旦思想萌芽,剩下的白青雲都不用多引導。 

 ~ 

 行至平城府,已經到了清明前後。 

 大昭的祭祀,不僅僅是祭奠先祖。 

 毛色純一的家養動物,作為“犧牲”,成為祭品。 

 玉帛、糧食、酒水等皆可為貢品,祭奠先祖的同時,祈求今年風調雨順。 

 清明後便是忙的熱火朝天的春耕,在沒有曲轅犁的時代,農民的春耕皆靠自己的雙手。 

 一鋤一鋤地挖出來,漚上農家肥,光是家裡的兩三畝地,就足夠鋤上個把月,家裡人多些還好,若是家裡人少,只能請人耕種才能趕上時節。 

 “楊二叔,平城府離江州府已經”只剩半個月的腳程了,要不今晚咱們先進府城歇息一晚?” 

 眾人雖已經沒有了幷州府的壓力,但趕路的生活並不好過。 

 十二和白青雲儘管已經將沿途的路線爛熟於心,但長久的趕路總是讓人燥動,偶爾還是需要歇息排解一二的。 

 “白丫頭,十二姑娘,我知曉你的好意。” 

 楊大山看了看身後的大楊村村民,隨後繼續說道:“但大家都想趕緊到地方,好趕上春耕,今年也能有奔頭。” 

 儘管手頭上寬裕,但離了土地的農民終究是沒有歸屬感的。 

 “這一路上,大家看著這平城府的百姓下地勞作,也是羨慕的緊。” 

 “與其耽誤一晚,不如直接就在路邊紮營,早點上路的好!” 

 一來一回的折騰,雖耽誤不了多久,但半天的時間總是要的,沿途除了必要的採買補充糧食,大家都早就已經失去了消遣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咱們今晚就在城外紮營吧,明天一早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