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碌葛 作品

第122章 道明君

 段正明沉吟了一下,看了眼傻乎乎的段譽,道:“若能勤政愛民、君臣相恤,繼先祖之業以守成,開創一朝之治世者,當為明君。” 

 他這話是在提點鼓勵段譽,希望段譽以後可以在楊巨常的輔佐下,開創大理盛世。 

 楊巨常道:“似然非然也,臣總覺得哪裡還差一點。” 

 段正明一愣,段譽開口道:“哦!我知道了!大哥擅於兵法武功,一定認為定國安邦、結束亂世的皇帝才是明君,便如平定六國的始皇帝!對不對?” 

 楊巨常道:“似然非然。始皇帝武略雖高,未必明也,否則也不會二世而亡。” 

 段正明道:“那麼常兒以為,什麼樣的皇帝,才算是明君?伯父願聞高論。” 

 楊巨常道:“只是小兒之言,不敢與高士同語。臣試言之,陛下聞之權當一笑。臣以為,為君之道猶如天。民可知之而不見之。旱則霖之,澇則導之,甘百姓之食,樂天下之業。不以己好損天下,不以一家勞萬民。為君者澤被蒼生而與民老死不相往來,是為明君!陛下,臣還有要事在身,請告退!” 

 說罷,他深作一揖,轉身大步離去。 

 段正明被這一番話說得臉色發白。 

 楊巨常的話,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別給百姓添麻煩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而段正明因為崇聖寺被燒,要求全國守孝兩年,在楊巨常口中就不是一個好皇帝。 

 若是一般皇帝聽到這樣的話,恐怕都要氣到跳起來,大罵楊巨常欺君孽臣。 

 然而宋朝期間,整個中土士大夫地位極高,大多數皇帝對直諫的接受程度都比較高,尤其是段氏皇帝,篤信佛法,脾氣更加不是一般的好。 

 段正明被噴了以後,愣了好一會,方才緩過氣來,苦笑著問邊上噤若寒蟬的親侄子:“譽兒,你覺得你大哥說得對不對?” 

 段譽道:“這個、這個嘛。侄兒覺得,能讓百姓笑口常開的,一定是好皇帝。” 

 段正明嘆了口氣,道:“守孝之人,又怎麼笑得出來呢?” 

 兩日後,保定帝忽然宣佈解禁,大理城沒幾日再次繁華起來,百姓人人讚美保定帝的賢德。 

 然而這些讚美聲傳入宮中,卻只讓保定帝更加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