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815章 地下室果然有好東西

 黑釉油滴釉盤內部

 將清水倒出,陳陽又將茶水倒入,則結晶閃現出金黃色,十分耀眼,充滿神奇魅力。

 北宋黑釉油滴釉盤!

 黑釉油滴釉盤底部

 宋代盛行“鬥茶”,使飲茶具備了一種超乎止渴作用的風雅價值。宋代的茶葉是製成半發酵的膏餅。飲用前先把糕餅碾成細末放在茶碗內,再沏以初沸的開水,水面沸起一層白色的沫。宋代的茶盞雖有五種顏色,黑釉、醬釉、青釉、青白釉、白釉,但以黑釉茶盞便於襯托白色茶沫觀察茶色而受到鬥茶者的愛重。宋徽宗也愛好此道,常與臣屬鬥茶,上行下效,影響很大。宋徽宗講,“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徽宗皇帝趙佶對茶盞的要求首先是“盞色貴青黑”“取其煥發茶采色也”。

 建窯的黑釉名氣最大,他們專門燒製這種供皇室鬥茶的黑釉茶碗。黑瓷本是瓷器中最普遍、最單調的一種釉色,而宋人卻奇蹟般地創造出了結晶釉,如油滴、兔毫、曜變、鷓鴣斑,使黑釉成為一種別具風格的藝術釉。油滴釉作為其中的代表,利用鐵元素在釉中產生不同形狀的結晶,採用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燒製工藝,創作出變化莫測的滿天星斗般的油滴效果,一改黑釉的單調與平淡,為黑釉增添了光彩。

 宋代建盞存世根本就不多,其中這種帶有結晶釉的茶碗更是少之又少,上次在秀才村自己就遇到一隻油滴茶盞,這次又讓自己遇到一隻盤子,自己這運氣真是沒誰了!啥時候能白撿一隻兔毫、曜變那就更好了。

 盞、碗、盤,這是三種不同的器具,盞是侈口,弧壁,深腹,矮而小圈足,通常比碗小,口徑大概在9到10釐米;碗是敞口,腹由口至底漸收,圈足,口徑大,一般在20到30釐米,而且比盞和盤要高;這種黑釉油滴盤,口徑在20多釐米,圈足大概在五六釐米,但高度僅僅也就5釐米左右,比盞和碗要低不少。

 確定了物件,又清理了一下工作室,打開氣窗通風之後,陳陽拿著這隻北宋黑釉油滴釉盤來到了客廳,從茶葉罐裡抓了一把茶葉,放入盤中,之後將開水直接倒進了盤中。

 開水倒進去之後,慢慢開始變了顏色,碗裡的油滴從開始呈現的銀白色,慢慢變成了金黃色,陳陽興奮的一拍大腿,心中暗暗讚歎著,還是古時候的皇帝會玩!

 “盛茶閃金光,入水似星辰!”這評價一點都沒錯!

 就在陳陽美滋滋觀賞的時候,宋青雲給陳陽打來了電話,“你小子跑哪裡去了,我到搬遷現場都沒找到你,趕緊過來,我有事跟你商量!”

 宋青雲找自己指定是因為蓮花山的事情,陳陽將物件放好,匆忙離開家駕駛著汽車向搬遷現場趕過去,車後面還有一隻犀牛尊,這東西才是最難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