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053章 不簡單的十詠圖

 《十詠圖》,是張先在八十多歲時創作的絹本設色畫,作品反映了 1046 年北宋吳興太守馬太卿會六老於南園的生活事件寫照。該畫作具有很高的地方歷史人文價值,是現存唯一北宋時期文化及人物活動的第一手資料。

 畫中有樓閣亭軒迴廊曲折;有花草掩映,庭鶴長立;有人物對弈攜琴、童僕伴侍等等。畫前有乾隆手書“誦芬寫妙”,畫中和畫尾有諸位名家題跋;另有南宋賈似道、嘉慶及溥儀等人加印,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收藏價值。

 1995 年,一位老者站在了京城國家文物局的大門前,老者邁步向文物局裡走去,還沒走幾步就被工作人員給攔住了。這種地方,當然是不可能讓人隨便進出的,更何況老者的外貌一看就和這裡相去甚遠。

 工作人員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老人。一身打扮樸素且透著土氣,身材瘦弱,面容憔悴,一看就是哪裡鄉下來的農民,又不知道在地裡挖出了什麼東西,於是工作人員沒把老人當回事,但是出於禮貌還是向老者解釋了一番,大意就是介紹了這裡是幹什麼的,外人不得隨意進入,請老人離開等等。

 可老人堅決的說道,“我要找的就是你們。”說著話,老者舉起手中的一個包裹給工作人員看,“這是我家家傳的寶物,現在我想把它賣了。讓你們的專家來看看,能值多少錢。”

 老者說話明顯帶著三省口音,且言語間底氣十足,在當時,三省對京城文物界有很強的吸引力。

 1931 年,溥儀在三省建立偽滿洲國,隨著他一起來到三省的還有紫禁城內數不清的文物珍寶。溥儀在偽滿洲國內修建了一座“小白樓”,專門用來收藏這些寶物。

 1945 年,小鬼子戰敗,扶植下成立的偽滿洲國也隨之倒臺,溥儀倉皇間出逃,並未來得及處理小白樓裡的文物。而當時局勢混亂,平時伺候溥儀的僕從侍衛們趁機闖入小白樓,將裡邊的無數珍寶搶奪一空。

 至此,這些文物流落民間,下落不明,這之後的幾十年裡,經常有三省人帶著一些珍貴的文物來到京城的古玩市場出售,大多都是那時溥儀帶過去的宮中物件,所以,京城古玩界稱這些來自三省的文物為“三省貨”,價值很高。

 起初三省貨在京城還比較吃香,但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老百姓看人家用一件老東西換了錢,就跟著一起往京城送,一來二去,三省貨參差不齊,到了90年代的時候,幾乎就得不到重視了。

 既然眼前的這個老者來自那裡,那他手裡的東西有很大可能就是一件三省貨,而且老頭還自稱祖上是溥儀的衛隊長,當時文物局內的一名專家接待了老者。

 老者將包袱打開,露出裡面的一卷古畫,隨著畫卷徐徐展開,一幅《十詠圖》呈現在眾人面前。老者很是得意,說這是他家的傳家寶,

 這位文物局的專家看了一會,確認是沒有問題之後,但他自己不敢斷定就是真品,但又想著,如果真是真跡,要是自己低價收了過來,那不就立功了麼!於是就跟老者表示,國家文物局願意以 1 萬元的價格收購這幅《十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