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115章 差點就信了

 像希玄寺、慈雲寺這類的大寺廟,基本可以排除。

 大寺廟管理嚴格,又人多眼雜,不可能夜裡突然少了二十多個僧人全寺不知。

 小的廟宇也沒可能,人都湊不齊。

 劉異將調查重點鎖定在僧人數量二十人到五十人之間的廟宇上。

 最後整個鞏縣就篩出來兩家。

 昭覺寺和慧居寺。

 劉異認為如果一個不到五十人的寺廟,二十多人都有問題,那住持肯定不是無辜的。

 他在法會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審查這兩家的老大。

 昭覺寺的印光和慧居寺的法照。

 法會要開始了,各寺邀請來的僧人已經陸續到大殿就坐。

 劉異走進大殿前,特意讓小沙彌將兩個圈定目標指給他看。

 尋著沙彌手指的方向,劉異看到了坐在第二排的印光和第四排的法照。

 兩人均是四十多歲的年紀,長相氣質卻大相徑庭。

 印光沒有蓄鬚,是個肥頭大耳、白淨富態的和尚,氣質比較像釋大師,穿一身嶄新的木蘭僧衣。

 這人看著就比較長袖善舞,剛坐下就跟旁邊僧人聊上了。

 第四排的法照是個身材幹枯黑瘦的和尚,他穿了件土黃色的僧衣,前襟位置打著兩大塊藍色補丁。

 他這身裝扮在和尚中也算顯眼包了。

 劉異感覺他看上去比老劉同志更像農民。

 他藏在門口,指著法照和尚問旁邊的小沙彌:

 “寺院不都有大量的田地和捐贈嗎,為何慧居寺主持這般拮据?”

 沙彌小聲答:“慧居寺僧人修的是律宗,止持作持,弘通戒法,崇尚苦修。”

 劉異瞭然,原來是苦行僧。

 “全寺都苦修嗎?”

 “對,全寺。”

 “都餓成他這般皮包骨嗎?”

 小沙彌一臉認真地糾正:“是修行。”

 劉異笑著點點頭:“對對對,修行,修行。”

 都這樣修行多好,環保。

 現在又可以排除一個。

 一個自己找罪受,飯都吃不飽的寺院,哪還有精力去殺人?

 尤其殺一群高手。

 劉異想罷踏入大殿,徑直走向第二排的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