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151章 引入一點活水來

 “劉異,你師從何人?”僧袍老者問。

 “我沒上過學堂。”

 僧袍老者追問:“沒上過學堂……你叫劉異?你可是鞏縣那個劉異?”

 田舍翁也驚喜地問:“你是在鞏縣發解試中獲得十門全優的那名考生?”

 劉異得意賤笑:“我名氣都這麼大了?連洛陽城裡的一名田舍翁都聽過我的大名。”

 兩位老者呵呵呵又是一陣笑。

 “是俞淵那個老頑固信中曾提及過你。”

 “兩位阿翁認得瀚白先生?他是怎麼評價晚生的?”

 僧袍老者輕捋鬍鬚,認真道:“我倒想驗證一下他有沒有誇大其詞,劉異,你既是考生,你對這次發解試怎麼看?”

 劉異撇撇嘴:“不怎麼看,我對整個大唐科舉都不看好。”

 兩老頭震驚。

 “這是為何?”

 “大唐每年錄取的寒門子弟有多少?不過是騙傻子陪跑,最後中榜的還不是從那幾個士族大家中來來回回地選,官場像一潭死水,只會越來越渾。”

 田舍翁震驚:“那你還來考?”

 劉異嘴角扯動個悽慘的苦笑。

 他過去考科舉,是為了給老爹買大房子。

 如今堅持考,是因為他必須離開鞏縣,這是他佈局中關鍵的一環。

 “我只能說我現在並不在乎考中與否。”劉異答。

 兩位老者各自沉思片刻。

 僧袍老者問:“你既然說官場一潭渾水,那你認為要如何改革弊端呢?”

 劉異回:“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然是從源頭解決。”

 兩個老頭又不自覺重複這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少年隨口吟誦便是佳句,不輸李杜,難怪俞淵誇他是天縱之才。

 “如何引得活水?”僧袍老者問。

 “公平科舉,必能革新官場。若想公平,考卷必須糊名,令閱卷者心中秉持忠義,讓考生無法舞弊。”

 “糊名?”

 為何他們之前就從來沒想過用這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