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156章 誰是第三名幸運兒?

 他最近指派張矗給一名長安來的少年當地陪貼隨,這名少年看著普通,身份卻很不一般。

 若少年有個好歹,絕對夠牛黨人喝一壺的。

 薛責驚訝:“你力保張矗,提前就設下了連環計?”

 還拿人家命設局。

 趙開惋惜道:“可惜被崔鉉破了,我與他不僅同齡,還是同榜進士,這麼多年各有勝負,還真是旗鼓相當。”

 這不是他跟崔鉉第一回交手,這一次又是平局。

 他跟崔鉉有著諸多相似,但有一點不同。

 他只不過出身於一個沒落士族——涿郡趙氏。

 現如今的大唐,有誰還記得他們是鳳鳥氏的後裔呢?

 趙開曾立志要讓涿郡趙氏重回鼎盛,天下百家之姓,有一天會以趙姓為尊。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薛責問。

 趙開繼續拋他的骰子,心想這東西怎麼分陰陽?

 他心不在焉地回:“無所謂,只要鄉貢不是牛黨門生就好。”

 等考官按答卷成績選出第三名入選者,他們再將之收歸門下也不晚。

 不知道這次會便宜哪個賤民。

 此刻,發解試的三名考官,正在國子監裡為最後一名鄉貢人選爭執。

 一名國子監監丞認為那個叫周不通的考生,策論觀點鮮明,是治國之才。

 另一名監丞則認為那個叫劉異的考生,雜文一詩一賦盡顯才華斐然。

 第三位考官——府學的楊開明博士,只負責和稀泥。

 他開始第n次攪拌泥漿。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篇賦寫得鳳採鸞章、酣暢淋漓,劉異考生雲霞滿紙,此人若入仕,大唐士林將再添才俊。”

 挺周不通的監丞辯道:“可他寫的策論不過泛泛之談,實不及周不通的鹽稅論切中要害。”

 楊開明又道:“對對對,這個周不通思路清晰、崇論閎議,可見腹有韜略,如此見解之人入仕必是治國良臣。”

 挺劉異的監丞氣道:“楊開明,你到底是哪一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