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414章 悲劇還是發生了

 劉異倒吸了口冷氣。

 以謀反誅殺,還先殺後奏。

 所有人都知道劉沔在說謊,但包括史官在內估計都要幫他圓這個謊。

 聽說李太和已經把奏疏遞上去了,如果昭義節度使劉從諫真要謀反,那朝廷還指望劉沔打仗呢,這時候肯定不會治他的罪。

 但歸附的外族轉眼就被殺光了,顯得大唐太沒有心胸和度量。

 好客大唐,讓每一個來的異族賓至如歸……西。

 事情既無法挽回,朝廷只能將歸義軍謀反的罪名坐實。

 劉異皺眉,他猜歸義軍參與激戰烏介可汗的功績可能也會被從史書上抹去吧。

 絕對不能讓後世知道大唐提了褲子就不認人。

 他忽然有點同情這些誠心歸附的回鶻人了。

 但他也不能說劉沔有錯,怨只怨今日的大唐實力太虛了。

 虛到讓將領們沒辦法做到胸懷博大,只能處處小心防備著任何潛在的敵人,將一切可能危險扼殺在搖籃中。

 李思忠滿臉懊惱,“我們不該來長安的。”

 劉異覺得太自以為是了,難怪二哈剛才看見他時那種眼神,估計倆兄弟在怨恨他吧。

 “對不起。”他真誠道。

 李思忠嘆了口氣:

 “我們知道不該怨你,你路過太原府時,就知道河東將領那時就已經到處散播我們要謀反的謠言了,我倆現在才懂,那是在佈局和造勢。他們誅殺歸義軍肯定是早就計劃好的,我和阿歷支不是怨你,我們只是恨自己,我倆跟你來了長安,雖然逃過了這一劫,但我們更想跟族人死在一起。”

 “所以你倆就要回去送死?”

 “不然我們無法面對那三千冤魂的家小。”

 “既知道三千士兵的家小無人照顧,為何不留下命來照顧他們?”

 “我倆真沒有臉活著,假如那些士兵不是追隨我倆歸附大唐,也許就不會枉死。”

 劉異冷笑:“他們若沒隨你歸附,就與我為敵了,只會跟追隨烏介那些人下場一樣,死在殺胡山上。”

 李思貞聽到這句淚流不止。

 “大明尊呢?光明呢?上天真的沒給我們回鶻人留一丁點活路嗎,無論怎樣都是死。”

 劉異過去擁抱他。

 “所以你倆要活著,最起碼有你倆在,三千士兵的家眷能好過些。”

 李思忠與李思貞本就是耳根子軟、意志不堅定的人,否則之前也不會被劉異忽悠那麼多次,還被田牟欺騙殺了赤心宰相。

 劉異見他倆已有所動搖,趕緊拉上兩人的馬匹,強制將他倆帶回望遠亭。

 劉異震驚得無以復加。

 這怎麼可能?

 歸義軍都要解散了,對大唐沒有任何威脅了,為何還要斬盡殺絕?

 “他為何這樣做?”

 李思貞哭著回:

 “老匹夫誣陷歸義軍謀反,直娘賊滿口胡話,我們才三千回鶻人,敢在大唐境內,敢對著六萬河東唐軍謀反?傻子都知道我們是冤枉的。”

 “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李思忠回:“你讓我上奏請求解散歸義軍後,族人對朝廷要將他們分拆到各州各道各軍的決定有些想不通,同族自然想待在一處,他們一起去滹沱河大營抗議,劉沔便以歸義軍不聽調令、聚眾鬧事為由將他們全殺了。”

 李思忠補充:“劉沔給朝廷的奏報上寫的是【歸義軍回鶻三千餘人及酋長四十三人準詔分隸諸道,皆大呼,連營據滹沱河,不肯從命,已盡誅之。】哼,盡誅之……老匹夫竟如此輕描淡寫。”

 劉異倒吸了口冷氣。

 以謀反誅殺,還先殺後奏。

 所有人都知道劉沔在說謊,但包括史官在內估計都要幫他圓這個謊。

 聽說李太和已經把奏疏遞上去了,如果昭義節度使劉從諫真要謀反,那朝廷還指望劉沔打仗呢,這時候肯定不會治他的罪。

 但歸附的外族轉眼就被殺光了,顯得大唐太沒有心胸和度量。

 好客大唐,讓每一個來的異族賓至如歸……西。

 事情既無法挽回,朝廷只能將歸義軍謀反的罪名坐實。

 劉異皺眉,他猜歸義軍參與激戰烏介可汗的功績可能也會被從史書上抹去吧。

 絕對不能讓後世知道大唐提了褲子就不認人。

 他忽然有點同情這些誠心歸附的回鶻人了。

 但他也不能說劉沔有錯,怨只怨今日的大唐實力太虛了。

 虛到讓將領們沒辦法做到胸懷博大,只能處處小心防備著任何潛在的敵人,將一切可能危險扼殺在搖籃中。

 李思忠滿臉懊惱,“我們不該來長安的。”

 劉異覺得太自以為是了,難怪二哈剛才看見他時那種眼神,估計倆兄弟在怨恨他吧。

 “對不起。”他真誠道。

 李思忠嘆了口氣:

 “我們知道不該怨你,你路過太原府時,就知道河東將領那時就已經到處散播我們要謀反的謠言了,我倆現在才懂,那是在佈局和造勢。他們誅殺歸義軍肯定是早就計劃好的,我和阿歷支不是怨你,我們只是恨自己,我倆跟你來了長安,雖然逃過了這一劫,但我們更想跟族人死在一起。”

 “所以你倆就要回去送死?”

 “不然我們無法面對那三千冤魂的家小。”

 “既知道三千士兵的家小無人照顧,為何不留下命來照顧他們?”

 “我倆真沒有臉活著,假如那些士兵不是追隨我倆歸附大唐,也許就不會枉死。”

 劉異冷笑:“他們若沒隨你歸附,就與我為敵了,只會跟追隨烏介那些人下場一樣,死在殺胡山上。”

 李思貞聽到這句淚流不止。

 “大明尊呢?光明呢?上天真的沒給我們回鶻人留一丁點活路嗎,無論怎樣都是死。”

 劉異過去擁抱他。

 “所以你倆要活著,最起碼有你倆在,三千士兵的家眷能好過些。”

 李思忠與李思貞本就是耳根子軟、意志不堅定的人,否則之前也不會被劉異忽悠那麼多次,還被田牟欺騙殺了赤心宰相。

 劉異見他倆已有所動搖,趕緊拉上兩人的馬匹,強制將他倆帶回望遠亭。

 劉異震驚得無以復加。

 這怎麼可能?

 歸義軍都要解散了,對大唐沒有任何威脅了,為何還要斬盡殺絕?

 “他為何這樣做?”

 李思貞哭著回:

 “老匹夫誣陷歸義軍謀反,直娘賊滿口胡話,我們才三千回鶻人,敢在大唐境內,敢對著六萬河東唐軍謀反?傻子都知道我們是冤枉的。”

 “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李思忠回:“你讓我上奏請求解散歸義軍後,族人對朝廷要將他們分拆到各州各道各軍的決定有些想不通,同族自然想待在一處,他們一起去滹沱河大營抗議,劉沔便以歸義軍不聽調令、聚眾鬧事為由將他們全殺了。”

 李思忠補充:“劉沔給朝廷的奏報上寫的是【歸義軍回鶻三千餘人及酋長四十三人準詔分隸諸道,皆大呼,連營據滹沱河,不肯從命,已盡誅之。】哼,盡誅之……老匹夫竟如此輕描淡寫。”

 劉異倒吸了口冷氣。

 以謀反誅殺,還先殺後奏。

 所有人都知道劉沔在說謊,但包括史官在內估計都要幫他圓這個謊。

 聽說李太和已經把奏疏遞上去了,如果昭義節度使劉從諫真要謀反,那朝廷還指望劉沔打仗呢,這時候肯定不會治他的罪。

 但歸附的外族轉眼就被殺光了,顯得大唐太沒有心胸和度量。

 好客大唐,讓每一個來的異族賓至如歸……西。

 事情既無法挽回,朝廷只能將歸義軍謀反的罪名坐實。

 劉異皺眉,他猜歸義軍參與激戰烏介可汗的功績可能也會被從史書上抹去吧。

 絕對不能讓後世知道大唐提了褲子就不認人。

 他忽然有點同情這些誠心歸附的回鶻人了。

 但他也不能說劉沔有錯,怨只怨今日的大唐實力太虛了。

 虛到讓將領們沒辦法做到胸懷博大,只能處處小心防備著任何潛在的敵人,將一切可能危險扼殺在搖籃中。

 李思忠滿臉懊惱,“我們不該來長安的。”

 劉異覺得太自以為是了,難怪二哈剛才看見他時那種眼神,估計倆兄弟在怨恨他吧。

 “對不起。”他真誠道。

 李思忠嘆了口氣:

 “我們知道不該怨你,你路過太原府時,就知道河東將領那時就已經到處散播我們要謀反的謠言了,我倆現在才懂,那是在佈局和造勢。他們誅殺歸義軍肯定是早就計劃好的,我和阿歷支不是怨你,我們只是恨自己,我倆跟你來了長安,雖然逃過了這一劫,但我們更想跟族人死在一起。”

 “所以你倆就要回去送死?”

 “不然我們無法面對那三千冤魂的家小。”

 “既知道三千士兵的家小無人照顧,為何不留下命來照顧他們?”

 “我倆真沒有臉活著,假如那些士兵不是追隨我倆歸附大唐,也許就不會枉死。”

 劉異冷笑:“他們若沒隨你歸附,就與我為敵了,只會跟追隨烏介那些人下場一樣,死在殺胡山上。”

 李思貞聽到這句淚流不止。

 “大明尊呢?光明呢?上天真的沒給我們回鶻人留一丁點活路嗎,無論怎樣都是死。”

 劉異過去擁抱他。

 “所以你倆要活著,最起碼有你倆在,三千士兵的家眷能好過些。”

 李思忠與李思貞本就是耳根子軟、意志不堅定的人,否則之前也不會被劉異忽悠那麼多次,還被田牟欺騙殺了赤心宰相。

 劉異見他倆已有所動搖,趕緊拉上兩人的馬匹,強制將他倆帶回望遠亭。

 劉異震驚得無以復加。

 這怎麼可能?

 歸義軍都要解散了,對大唐沒有任何威脅了,為何還要斬盡殺絕?

 “他為何這樣做?”

 李思貞哭著回:

 “老匹夫誣陷歸義軍謀反,直娘賊滿口胡話,我們才三千回鶻人,敢在大唐境內,敢對著六萬河東唐軍謀反?傻子都知道我們是冤枉的。”

 “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李思忠回:“你讓我上奏請求解散歸義軍後,族人對朝廷要將他們分拆到各州各道各軍的決定有些想不通,同族自然想待在一處,他們一起去滹沱河大營抗議,劉沔便以歸義軍不聽調令、聚眾鬧事為由將他們全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