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477章 灞橋折柳

 劉異帶著陽光燦爛的笑容,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從容走出大理寺牢獄大門。

 在他後身,獄丞魯強不停求神高佛禱告。

 “如來,觀音,地藏,各方佛祖菩薩,求求你們保佑,千萬別讓這位祖宗再進來了。”

 劉異一出順義門,就看到在門口等候的團伙成員。

 張家八兄弟加上孫豔豔、第五甲、密羯、毛臺、布蘭,正一臉焦急地等待著他。

 “出來了,咱家小六一出來了。”張鼠興奮大喊。

 劉異笑嘻嘻走過去熊抱每一個小夥伴。

 “走,杏花樓,我請客。”

 張鼠一把攔住他,神秘一笑。

 “我們和鄭宸,二選一,你選哪個?”

 劉異當即反應過來,激動追問:

 “鄭宸有消息了?”

 張鼠賤嗖嗖壞笑。

 “鄭就早上過來通知我,說鄭宸下午在灞橋等你,馬我已經幫你備好。”

 劉異興奮地一蹦三尺高。

 “耗子,就知道你靠譜。”

 劉異一刻也等不了了。

 女兒國難過,只有白龍馬知道唐僧過這一關有多難。

 劉異飛身竄跳上張鼠為他準備的白龍白,一夾馬腹,奔馳而去。

 他沿著皇城外圍的大路而行,繞大半圈後由通化門出城,直接去長安東郊。

 從通化門出去過了章敬寺再走七八里就是灞水。

 灞水之上有座隋文帝時期修建的石橋。

 石橋總長度將近一小裡,寬三丈,名為灞橋。

 灞橋是東向進出長安的必經之路,橋兩側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後才分手。

 每天有許多人在這設下宴席,人們飲酒賦詩送別自己親朋好友。

 灞橋兩岸,十里長堤,一步一柳,栽柳萬株。

 唐人在這裡送別時酷愛折柳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大唐的特有習俗。

 煙波浩浩,楊柳依依,灞橋邊的楊柳幾百年來見證了無數離別,其中也包括名人的。

 大唐首席網紅李白先生,在這送別時寫下:“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劉禹錫寫下:“徵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

 岑參曾感慨:“相思灞陵月,只有夢偏勞。”

 劉異一路快馬加鞭、追風逐電,很快便來到被無數名人詠過的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