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去天涯 作品

第101章 ‘科爾努諾斯’

 “啥!‘奴隸’!特麼的!一聽到‘奴隸制’就火大,你說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奴隸’這種稱謂!不是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嗎?”大兵有些惱火,我們這些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走在陽光裡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新青年壓根想不通‘奴隸制社會’產生的機制在哪裡。

 “‘奴隸制社會’是人類早期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但是歐洲的‘奴隸制社會’存在的時間較長,而同時期的‘漢朝’,早已進入‘封建社會’,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中國人有足夠自傲的資本。”我臉上浮現一絲自豪,是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那些‘奴隸’難道就從來不反抗嗎?”大兵眉頭緊鎖,有些問題實在是想不通。

 “自是有,最出名的一次‘奴隸起義’在歐洲歷史上叫做‘斯巴達克起義’,起義領袖叫‘斯巴達克斯’。”我略一思考,說道。

 “我大概是懂了!那你說的什麼閃米特、拉丁、日耳曼啥的是啥意思啊?”大兵撓了撓頭問道。

 “這個講起來就比較複雜了,世界上本來有四大人種,黃種、白種、黑種和棕種,其中棕色人種後來被併入黃色人種裡了;人種之下就是民族,但是這裡的定義就比較麻煩,例如日耳曼人,後來又衍生出盎格魯撒克遜人,都稱為民族似乎不妥,所以人種之下我更願意稱呼他們為‘語族’,指他們都說相同的語言,所以歐洲那邊就可以分為閃米特人、拉丁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這只是籠統的說法,至於具體如何劃分,那是歷史學家乾的事兒,咱們解釋不清。”我揉了揉眉心,讓我這初中文化的學渣解釋歷史學家都頭大的問題,委實太難……

 “哦,大概懂了……那麼這‘科爾努諾斯’便是‘凱爾特人’的某個‘神’了?”大兵點點頭,又一次問道。

 “十有八九!”我又一次掃量了那木雕一眼,木雕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甚至能看到纖細的睫毛,’樹屋’不大,兩人一覽無餘,除了這個木雕,便沒有什麼陳設了。

 “走吧,沒啥好看的了,去其他房間轉轉。”大兵把手裡的木雕放下,兩人轉身離開,之後我們又偵查了幾個下層‘樹屋’,發現下層‘樹屋’大多都有那種雕刻,只是雕刻材料不同,有陶製有泥制不一而足。而上層‘樹屋’中只有少部分有雕刻,用得則是金銀材料,如此,弄懂‘科爾努諾斯’究竟是誰,大概可以解答我們更多疑惑,我們也確實在某一座上層‘樹屋’內發現一些線索,那是一個大號的金質雕像,雕像背後記載著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