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向陽 作品

第19章 年前年後出現的一些事情

 梁博文聽過她的話,淺笑著想:“我們都曾經是觀眾和聽眾,和袁小杰一路同行呀!”認為家長之間有很深地交情,是很正常的事。陳明豔想到每逢春節會有的聚會,思慮著說:“咱們這些同學也都不過如此呀!咱們哪年在學校都組織迎春茶話會,本來陌生的同學經過了交談,成了老相識了,現在關係還不是都近了一步。平時博文也都會這麼說,正是這種聚會讓咱們才有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覺。春節過後,我們相約的同時,家長與家長認識的也還都相約到家裡玩。家長都贊成同學之間多交往,不過,咱們幾人開開心心的聚會聊天,可就是忙壞了父母。”往臥室外看了看,讚歎著還是父母為她們付出的最多。袁小杰拍了拍陳明豔的肩膀,神情猶豫的問:“你看什麼呢?”知道是心疼父母了,又說:“可不是嘛!去年,咱們幾位同學相聚,做父母的聽過我們說出拜年的話以後,還拿出紅包往我們手裡塞呢!塞過紅包,又是茶水,又是水果。哦!還有一桌豐盛的飯菜。整個過程別提有多隆重。其實,他們都是聽說我們打算在一起聚聚了,才開過碰頭會議,商量出接待我們的方法的。”話語停頓了一會,學著大人的樣子說:“孩子們都學習一年了,難得有緣遇到一起,能聚聚不容易。尤其是在辭舊迎新的時刻聚聚,熱熱鬧鬧地尋找些生活氣氛,才是咱們當父母的最應該去關注的呀!這樣好讓孩子們懂得,人生裡為什麼還得有如何參與生活,如何去為人處事這一課啊!這門課只能在學校學習過知識,再到人生這個大課堂裡去補充啊!”認為聚會能增強孩子們之間的感情,可以走過步入人生有的最初的啟蒙教育那一課。李心蕾聽著,回以了最深情地微笑,也讓臉上的兩個小酒窩漩得像兩朵開放的粉色小雛菊了。

 袁小杰追味著過去兩年的生活,神情如痴如醉的,眼裡蒙著一層晶瑩,可還是笑得有了樂不思蜀的模樣。從她們開始交談,她的笑就始終掛在臉上。而且,她們每聊幾句,彼此都會用澄澈的眼睛看著對方,回以頗帶感慨的話語,與甜美地微笑。梁博文覺得如同神遊在某個無法言述的場景,感到過於真實,又不現實,如夢又非夢。

 或許是因為她們都沉浸在了一個舉國歡慶的時節,讓她們有了一個忘情享受喜悅的某種特殊的氛圍,才這麼開心地說話,笑得也都傻傻的了。她尋思著:“是一種可以忘乎所以的熱情麼?”感觸著,不由自主地說:“瞧,我們還是樂得牙齒都曬太陽了呀!再這樣繼續樂下去呀,我的兩個腮都要累酸了。”壓了壓情緒,故意地咳嗽了幾聲,感到過於活躍地沉在忘我一般的氣氛,還是得有些節制才好。袁小杰看著她怔了一怔,又呵呵地笑了起來。她換了個姿勢,從座椅上站起身,慢步地走到了陳明豔的跟前,笑著伸手搔著陳明豔。大家一時都開始動手,相互撓著彼此。逗樂不但沒壓制下去,還越演越烈了。頓時,袁小杰臥室整潔的床上,幾個人翻騰嬉鬧得亂成了一團。

 袁小杰的臥室通陽臺,臥室與陽臺相隔著一道門,由於門是開拉式的,在寬大的門框上懸掛著一個風鈴。風鈴在她們的吵鬧聲中,附和她們一般地不斷地響著。鈴聲清脆,如同深山裡滴零著的一汪小小的泉眼。泉水斷斷續續地順著陡峭的石壁往下流淌,也從石壁上凹凸不平的地方點滴地往下滑落著。遠遠地聽著泉水點滴地擊打泉眼下的一汪潭水,不時地發著清瀝地清音。

 這個風鈴是袁小杰出遊的時候買的旅遊紀念品,頂部的杯型是瓷質的鈴蘭花花朵的形狀,而且在杯身下還懸掛著兩個戴著五顏六色的鈴蘭花帽子的小瓷娃娃。兩個像坐在地上的小瓷娃娃的手上腳上還掛著四個更小的背對背坐著的小瓷娃娃,也都戴著五顏六色的小小地鈴蘭花帽子。很多五顏六色的小瓷豆豆懸在他們的手上,腳上,成串地有規律的旋轉而下,環繞著兩根銀色的空心地金屬管,兩個銀色的金屬管中間還有一根被四個娃娃圍繞的最長的金屬管。這時窗口的風帶動著流動地氣流穿過風鈴,吹動了最長的金屬管下掛著的寫著“友誼地久天長”的粉色塑料卡片,而且小瓷豆豆與小瓷豆豆碰觸到了一起,小瓷豆豆與金屬管碰觸到了一起,金屬管與金屬管碰觸到了一起,隨之發出了一陣陣的悅耳地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