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成功置換

  身處亂世,大多數人都曾在水深火熱的環境裡掙扎。

  唯獨江夏,無論窮人富人,都可以活的有滋有味。

  身處亂世的百姓經歷了太多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思想和現代人大相庭徑,都明白安逸的生活來之不易。

  更明白,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是跟著誰才有的!

  所以,當他們知道劉封要離開江夏時,他們才會表現得如此激動和牴觸。

  劉封嘆了一口氣,跳下馬來。

  他一下馬,百姓的呼喊聲立刻停止了,每一雙眼睛都認真的看著劉封。

  劉封走上高臺,雙手抱拳:“鄉親們,我實不想捨棄江夏,捨棄鄉親父老!你們中有很多人都是跟著我父玄德公從新野而來,幾經奔波,終有安身之處。何敢勞各位鄉親與我奔波?然而……”

  劉封話鋒一轉,表情顯得痛苦無奈:“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我父玄德公手執衣帶血詔,身負興漢大業,立志滅曹,匡扶漢室。而想北進中原,營救於陛下,必從南郡北上,攻襄陽,取樊城,再進新野……”

  提到“新野”二字,很多百姓都泣不成聲。

  劉封繼續說道:

  “曾經,我們拿下了南郡,但因為我劉封去探舅父深陷曹營,我父為了救我,將南郡置換給曹操!幸而被盟友東吳所破。再想從江東手中拿回南郡,只得以江夏相置!鄉親父老們,這件事說到底,因在劉封!大家若怪,就怪我吧!”

  古代的百姓固然愚昧,但也懂真情,自私自利者有之,畢竟少數。

  大家都知道劉封為求孝義身陷曹營,劉備為救忠良捨棄南郡,這對父子所為放到哪裡都挑不出半點毛病。

  此時此刻,他們又怎能把責任都怪在劉封身上。

  一老者說道:“公子為求忠孝,我等豈會怪罪公子!玄德公和大公子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

  他的話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對,玄德公和大公子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

  ……

  看著一個個憨厚質樸的面孔紛紛表態,劉封也有些動容。

  劉封見時機成熟,便說道:“承蒙大家喜愛,劉封感激不盡。我與吳侯約定,七天之內江夏不得等封城,有想隨我去南郡者,可於西城北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