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大公子劉封的未來

  可孫權怎麼做的?

  雖口口聲聲父兄基業,卻多年來一直在試圖消除孫策的影響力。

  他厲名秣馬,五徵合淝,就是想讓江東父老看到,他孫權做的不比哥哥孫策差!

  雖然結果並不是很理想,但其心思大家卻都明白。

  孫權尚且如此,等劉禪長大了,又會如何消除劉封的影響力?

  比孫權的難度大多了吧!

  況且劉封在世,劉禪如此待他,他該有多傷心……

  想到這,張松只感覺喉頭髮堵,回到家,見自己的妻子滿臉喜色,忽然間,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從屋中轉了出來。

  “父親!”

  “表兒,你不在許先生那裡,怎麼回來了?!”

  男孩叫張表,很英俊,和兄長張肅長得很像,智商和才氣卻遺傳了自己,他三歲識千字,五歲便能讀四書五經,七歲已通音律,甚至於益州也有小小的名氣。

  在獻圖出走益州之前,張松擔心事情敗露滿門抄斬而無後,便將兒子提前送到許靖那裡,求其庇護,順便學些本事。

  如今,已無須擔心,但尋思多跟名師學一學本事,便未招其回來。

  他彬彬有禮的一躬身:“父親,許先生讓我與回來探望父親,順便有件要事和父親商議。”

  說話間,許靖捋著鬍子已從客室走了出來。

  張松明白,此人乃高士,月旦評發起人之一,與其弟許邵品評天下人物,若得其一評,便身價倍增。

  當初曹操便請其兄弟評之,最後得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美譽,曹操聞之大喜而歸。

  “許先生……”張松趕緊拱手相拜。

  “張別駕,啊不……是張太守!”許靖回禮。

  張松嘿嘿一笑:“一個樣,一個樣!”說著,邀請許靖回廳坐下,看茶。

  閒聊幾句後,張松問道:

  “不知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哦,如今益州南有交州,東有荊州,北有涼州,乃四方安定之地,玄德公便將家眷由荊州遷至成都……”

  張松點點頭:“是啊,哪裡都不如咱們益州安生。”

  “玄德公便請我也去成都,教其公子阿斗讀書識字,先賢要典。”

  “哦……”張松捋著稀疏的鬍子點點頭。

  自己的親兒子,當然要找最好的老師教習,這事張松也理解。

  許靖輕輕摸了摸張表的腦袋瓜:“我尋思自己的幾個學生和阿斗年紀相當,便想一起教之,阿斗也有了伴,也不至於耽誤我這幾個學生,玄德公也同意了。我便想問問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