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大佬的過往

  於是從1996年12月16日起,滬深兩大交易所作出規定,要求對上市交易的股票進行漲跌幅限制,幅度為每天不得超過上一日交易價格的10%,這一規定適用至今。

  於是,各地紛紛出現追擊漲停板的做法。

  某家券商的合肥營業部時常上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那時候剛剛20歲的王翔和他的一個表哥也摸索和升級漲停板打法,半年後模型完善成熟。

  這是一種依靠概率算法和速度的打法,需要對交易情緒有高度的敏感和把握,王翔熟練地掌握了這一點!

  其實經過統計數據表明,很多散戶推崇追擊漲停板,最終也鮮有成功的。

  漲停板只是一種成功的選擇,卻並不是必然能夠成功。這個邏輯相當於你讀完《金融鍊金術》,也不能成為索羅斯。

  成為一名合格的交易員,可以經過後天培訓和努力,可是成為頂級交易員還是需要一些不可思議的天賦。

  當然,像蕭進這樣的逆天人才除外。

  在1997年5月12日,a股啟動一輪牛市行情,散戶們第一次整體魚貫入場,韭菜時代正式拉開大幕。

  王翔以漲停板的手法小試牛刀,到年底時,王翔就已經有了300萬的資金。

  再之後5年的拼搏之後,才26歲的王翔,他的資產就已經過億,漲停板做法已經玩得十分嫻熟了。

  而“漲停敢死隊”的聲名已經在江湖上傳開,成為江浙遊資短線的經典代表。

  王翔所在的某家券商營業部時常會出現在個股的龍虎榜上,成為資本市場的非典型現象。

  在被業內的金融媒體報道後,“寧波敢死隊”成為一個短線炒股的代名詞,而王翔則成為短線交易市場的光環人物。

  在報道中提到,這些人每天動用數千萬元的資金,在熊市中能迅速追封概念漲停板,在接下去的幾天內高位離場。

  這還只是媒體報道,但實際上很多人聽到“千萬資金”都呵呵的笑了:他那時豈止幾千萬?!

  寧波敢死隊的神話在2005年左右達到極點,一些散戶甚至不惜跑到營業部門口,專門等著這些傳奇大佬的出現。

  聽說有位北方的大哥,在虧掉上百萬元后,帶著僅存的資金來到寧波,試圖遇到江湖大佬,尋找點石成金的神奇之術。

  也有專業的分析員指出:漲停板交易理論的精髓不在於趁高走,而在於如何能迅速調整自己的判斷,甚至是能斬倉賠錢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