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命運多舛

  道教許多法事活動中,都要請城隍神到場,如建壇“超度亡魂”,只有發文書城隍牒知照城隍後,才能拘解亡魂到壇;舉行求雨活動時,要交付《城隍檄》,通知城隍遵照執行;各類法事結束後,道士還要發“回牒”給城隍,表示法事結束,請他歸位,對他的積極協助要予以“言功遷賞”。甚至道士傳度授籙時,也要送牒通知城隍神。

  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除賜封開國功臣們不同的爵位之外,還敕封各地城隍神為“顯佑伯”,城隍就此由護衛神變為陰界監察系統,道教因之而稱城隍神職司為剪除凶逆,領治亡魂等。

  城隍廟是江南重要的道教廟宇,與武漢龍王廟、南京夫子廟並稱為“長江三大廟”。

  其實,滬上的城隍廟也有過一段不堪的歷史。

  在清朝康熙年間,當地鄉紳集資構建,鑿池造亭,堆疊山石,修成內園,歸入城隍廟,使城隍廟廟基擴大到12畝有餘。

  但到了道光年間,也即是鴉片戰爭第二年的1842年,英軍佔據城隍廟五日,廟內被破壞一空。

  到了咸豐年間,鬧太平天國,清軍反攻,雙方在城內展開激戰,城隍廟又遭受重大損失。

  還是咸豐年間,第二次鴉片戰爭,外國軍隊再次駐紮在城隍廟的西園,也即是豫園,將豫園內的蘭景破壞殆盡。

  到了同治年間,時任滬上知縣王宗濂,巡道應寶時先後倡捐修葺廟宇,經過十個月的修復,城隍廟煥然一新,恢復壯觀景緻。

  光緒年間,時任滬上知縣王承暄募捐頭門、二門、轅門大殿以及戲樓鼓樓等,城隍廟終於好了起來,到了末代皇帝宣統時,時任知縣李超瓊募捐重修大殿寢宮。

  不過,到了民國,城隍廟大火,重修,但過了兩年又大火,大殿全部燒燬,再重修重建。

  解放後,除城隍廟大殿以外,各殿相繼關閉,各殿神像依舊保留,不過,在文化革命後,城隍廟內部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神像全部被毀。

  終於到了1994年,城隍廟開始恢復,次年正式對信徒開放,新千年時,修復的一期工程基本結束。

  命運多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