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難道冒一次險就那麼難嗎?

  更何況,蕭進是知道哪些企業上市的,這個才是蕭進最大的砝碼。

  賺錢不用急於一時,要有長遠的眼光。

  說到這裡,何平沉默了一下,王國強接著說,“要不,過幾天咱們一同去連雲港看看去?!”

  蕭進沒有直接答應,而是看向何平,“老何,你想什麼呢?”

  何平嘆了一口說道:“國內的這個環境和國外相比差得太多了!”

  “有什麼話你就說!”

  “我跟你們講件事兒吧!”

  “趕緊的!”

  前一陣子,何平遇到了一位校友,這位同學學了4年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勤勤懇懇做了10年碼農,本以為他這輩子都要和代碼為友。

  有一天,他的這位校友兼朋友頻繁聯繫他,向他推薦保險,說什麼“養老金,現在開始攢起來吧”,“出門旅行,你需要這份意外險”,何平就問他,你搞兼職呢?

  結果,這位朋友死磨硬泡,終於讓何平成功的買了一單保險,他朋友已經成為一名保險代理人,而何平成了他的客戶。

  他還有一個朋友,是另一個大學學工科專業的朋友,畢業10年後,突然打電話告訴他,他打算開個超市做買賣。

  何平已經35歲了,大學畢業10多年後,這個年紀的人,成了別人口中的“中年人”,它彷彿也將職業生涯劃出了一道分界線:

  35歲之前,你做著和大學專業相關的工作:程序員,工程師;

  而35歲之後,你做著和生活更相關的工作:保險經紀人,超市老闆。

  這就是中年危機啊!

  還有一位何平遠在美國硅谷的朋友,他無法理解,“35歲”這個年齡,為什麼會成為國內互聯網乃至更多行業的從業分水嶺。

  何平是基金經理出身,他對於行業和市場的分析習慣,讓他對這種現象也開始進行分析。

  他認為,造成職業環境差異背後的原因集中在兩點:

  第一,在勞動力稀疏的硅谷和在勞動力密集的國內,這是造成此種現象的根本原因。

  第二,在硅谷,工作可替代性低,而在國內,工作可替代性高,你不幹,或者是你工資高,有多是人能夠替代你!

  人多、工作壁壘低,意味著要拼體力、拼加班、拼熬夜,甚至拼職場演技,這樣的環境簡直是滋生職場卷王的溫床!

  那麼,中年人如何從中獲得解放?

  就需要引入另一個元素——工作價值的有意構建,也可以說是工作壁壘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