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歸期 作品

第89章 付出了什麼?百年修為而已。

 “不過現在和死也差不多了。”那人咳嗽了兩聲,鮮血噴湧而出,面帶哀色。

 “只是先前被逼著劫道時,白林荀讓我們這些染了病的故意湊過去,如今想來,怕是報應吧。”

 南柳和南玫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南玫一閉眼,轉回頭拽著祝卿安,“這麼多人咱們也救不過來,乾脆回汴京算了。”

 “的確,若真如這位小哥所言,瘟疫還在繼續蔓延,那麼回京稟報才是最佳選擇。”

 南柳雖覺得南玫有些孩子氣,可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南玫說得對。

 唯有祝卿安,嘴裡叼著根草棍一晃一晃,眼神放空,不知在想什麼。

 是這次啊。

 原書中,也曾有過一場瘟疫。

 當時大宋十室九空,無數流民背井離鄉,汴京日日有活人被扔到亂葬崗,為保當時已經登基的六皇子安康,林雄鰲獻計,求聖上遷都臨安。

 本有忠良之士提議,汴京地處中央,若貿然遷都,恐北境難安。

 可沒人聽他的,六皇子非但不找法子治疫,反而帶著親信在夜裡悄悄出城遷都,丟下滿汴京之人等死。

 汴京淪為人間烈獄,北境亦戰火四起,六皇子為不被史官詬病,下令鐵甲軍死守北境。

 前無糧草,後有殺不盡的蠻夷,鐵甲軍沒守住。

 蠻夷長驅直入,在汴京肆意燒殺擄掠,甚至將皇陵都刨出來褻玩先皇屍骨。

 但當時的滿朝文武不僅不以為恥,反而送出大把金銀朝貢,以求蠻夷以長江為界,相安無事。

 蠻夷接受了進貢,謝以蘭為了死去的百姓和將士們日夜哀嘆,甚至作日夜不歇,作畫以表哀思,引得當時的文人墨客追捧,將她徹底奉上神壇。

 祝卿安沒興趣重演歷史,更不想給謝以蘭做踏腳石。

 她閉上眼,痛苦的呻吟就在耳邊,山風帶來的血腥氣,也縈繞在鼻尖。

 話本子上輕描淡寫的一筆,落到每個平凡人身上,卻是沉甸甸的一生。

 那些抱著保家衛國的決心,死守北境的將士們。

 那些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期望,赤腳走在逃荒路上的人們。

 也曾在某個黃昏午後,父母雙親俱在,兒女繞膝,悠閒飲一杯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