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分配老太太的遺產

 聶主任等人離開大院。

 幾個老嫂子聚在一起嘮嗑。

 “哎,老易他們不在,他們要是在,招呼領導一下也好啊。”

 “對啊,領導來了咱們院裡,一根菸沒抽,一口水沒喝。”

 “也是領導來的不是時候,剛好趕上老易他們幾個幹活去了。”

 一大媽二大媽三大媽聚在一起嘮嗑。

 又說起陳建業這回真是出息了。

 登上報紙,那是先進人物,勞動模範才有的待遇。

 身為大院眾人議論主角的陳建業,倒是沒有‘我出息了’這樣的念頭。

 他平靜的把桌上的獎勵收起來,在沒人看到的角落,收入隨身空間。

 之後便繼續看書。

 外面的議論聲,陳建業自然能聽到。

 只是他根本不在意。

 他腦海中想著這兩天頗為離奇的事。

 要是放在後世,陳建業還真不敢動手,光明正大的殺兇犯。

 時代不一樣,啥都不一樣。

 在後世,哪怕他殺了兇犯,也得去公安局待幾天,做筆錄,審訊啥的。

 如今是六十年代,公安辦案講究一個效率,比較粗放。

 給他的計劃提供了土壤。

 結果不僅沒有被責罰,反而給了豐厚的獎勵。

 也算是一件意外之喜。

 陳建業忽然理解,為啥這年頭的人喜歡多管閒事,樂意見義勇為。

 一來官方不打擊這種行為。

 二來確實有榮譽,哪怕官方不給榮譽,跟熟人吹牛逼的時候,說出來也是一件非常好的談資。

 普通人對一件事選擇冷眼旁觀或者見義勇為,都是可以塑造的。

 明顯60年代的官方和後世的官方選擇不一樣。

 陳建業認為兩者並沒有對錯。

 60年代的時候,內地還有很多特務,以及山賊,土匪,惡霸什麼的。

 這幫人給社會秩序的運轉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單憑公安,很難顧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更多的普通人見義勇為,面對不公平的事勇於站出來,維護內心良知的同時,也維持了社會穩定。

 到了後世,社會秩序已經穩定了,不需要個人憑樸素的正義感去做事。

 同樣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官方選擇了另外一套思路。

 把普通人遇到不平事的反應,塑造的畏首畏尾。

 略微思索了一會,陳建業便壓下心頭的雜亂想法,認真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