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買十瓶茅臺

 陳建業的目的是八級鉗工。

 然後轉工程師,攀登技術大佬的位置。

 現在是六十年代,技術很重要。

 十年狂潮時期,他可以跑去港城那邊開廠。

 要知道,六十年代開始,數以百萬的勞工跑去港城,或是避難,或是為了求一條生路。

 廉價而優質的勞工,極大的增長了港城的生產力。

 六十年代中期,只要在港城開一間小作坊,買幾套設備再僱幾個工人。

 不論是生產衣服還是玩具亦或是塑料花等等輕工業產品。

 賺錢比印鈔機還快。

 後世頂尖的富豪,例如霍家,李家,都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又擁有系統。

 陳建業當然不甘心只做一個普通人。

 至於現在嘛,打好基礎就行,順便把院裡和陳家有仇的人帶走。

 陳建業回到家,繼續看書。

 之後去隨身空間看了看,上床休息。

 凌晨兩點。

 陳建業睜開眼睛。

 他要去皇城根黑市,把隨身空間中收穫的農作物賣出去。

 陳建業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用布擋住臉部,只露出兩隻眼睛和鼻子。

 渾身上下包裹嚴實。

 之後陳建業把自行車收入隨身空間,翻牆出門。

 出了四合院,他騎上自行車,直奔皇城根腳下。

 有了第一次的擺攤售賣經驗,這回陳建業更加自然,根據第一次的經驗如法炮製即可。

 在距離黑市尚有五六十米的地方停下自行車,先把自行車收入隨身空間,然後各取出一筐紅薯以及一筐土豆。

 之後他把必要的物品放在筐裡,挑著擔子,步行進入黑市。

 擺好攤位之後,陳建業立起價格牌,坐在小馬紮上,等待著客人的來臨。

 “老弟,才來呢?”

 一道臃腫的身影靠近,說著熟絡的話。

 “老哥,又來了。”

 陳建業起身。

 聽聲音他認出了眼前的人。

 是上一次購買他農作物產品的熟人。

 當然,雙方都包裹的嚴嚴實實,除了聲音熟悉,別的都不熟。

 “來了,上回買了你的紅薯回家,我老婆孩子很滿意。”

 “這回你給我稱十斤。”

 顧客說道。

 “好勒,價格不變啊。”

 陳建業提起秤,利索稱重。

 之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十斤紅薯進了顧客的布包,而對方也給了陳建業兩塊五毛錢。

 ‘我還有回頭客了。’